电子对抗原理与技术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电子对抗原理与技术精美图片
》电子对抗原理与技术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电子对抗原理与技术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121240065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08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30.0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内容简介:

  《电子对抗原理与技术》系统介绍了电子对抗的基本原理、技术、系统及应用等内容。全书共分8章,包括电子对抗的历史、概念和发展,电子侦察信号截获原理和测频接收机技术,无源测向和辐射源定位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及侦察系统,电子干扰原理和技术,电子干扰系统,隐身与反辐射武器硬摧毁技术,电子防护技术。本书以雷达对抗为主线,内容涵盖通信对抗、光电对抗等领域的关键技术。

此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学科、电子对抗专业本科生教材,也适用于方向的研究生、科研人员参考。


书籍目录:

第1章 电子对抗概述

1.1 电子对抗的发展历史

1.1.1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1.1.2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1.1.3 越南战争和中东战争时期

1.1.4 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时期

1.1.5 21世纪初的伊拉克战争和信息时代

1.2 电子对抗的概念

1.2.1 电子对抗的含义

1.2.2 电子对抗的基本内容

1.3 电子对抗的作用对象

1.3.1 雷达

1.3.2 通信

1.3.3 精确制导

1.4 电子对抗的作战应用与发展

1.4.1 电子对抗的作战应用

1.4.2 电子对抗的发展

习题一

第2章 侦察接收机技术

2.1 信号环境与信号截获

2.1.1 电磁信号环境

2.1.2 信号截获

2.1.3 侦察接收机的特性

2.1.4 侦察方程与作用距离

2.2 测频接收机的基本原理

2.2.1 信号检测

2.2.2 测频的基本方法

2.3 搜索式超外差接收机

2.3.1 搜索式超外差接收机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2.3.2 宽带超外差接收机

2.4 瞬时测频接收机

2.4.1 工作原理

2.4.2 鉴频鉴相特性和测频范围

2.4.3 极性量化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2.4.4 频率分辨力和测频精度

2.4.5 多相关器的IFM接收机

2.4.6 同时信号问题

2.5 信道化接收机

2.5.1 晶体视频接收机

2.5.2 信道化接收机

2.6 数字接收机

2.6.1 数字接收机的基本结构

2.6.2 数字接收机的关键技术

2.6.3 几种典型的数字接收机结构

习题二

第3章 测向与定位技术

3.1 测向技术概述

3.1.1 测向的概念和意义

3.1.2 测向技术的分类和指标

3.2 比幅单脉冲测向技术

3.2.1 相邻比幅单脉冲测向原理

3.2.2 全向比幅单脉冲系统

3.2.3 测向误差分析

3.2.4 特点及应用

3.3 干涉仪测向技术

3.3.1 干涉仪的基本原理

3.3.2 测角模糊问题

3.3.3 测向精度分析

3.3.4 多基线干涉仪

3.3.5 二维干涉仪

3.4 其他测向技术

3.4.1 环形天线测向法

3.4.2 多普勒测向技术

3.4.3 多波束测向法

3.4.4 阵列测向与空间谱估计技术

3.5 对辐射源的定位技术

3.5.1 无源定位技术概述

3.5.2 测向交叉定位技术

3.5.3 时差定位技术

3.5.4 其他多站定位技术

3.5.5 单站无源定位技术

习题三

第4章 信号处理与电子侦察系统

4.1 概述

4.2 脉冲时域参数测量

4.2.1 脉冲幅度测量

4.2.2 脉冲到达时间测量

4.2.3 脉冲宽度测量

4.3 雷达信号分选

4.3.1 雷达脉冲描述字

4.3.2 分选参数的选择

4.3.3 多参数联合分选

4.3.4 脉冲重频分选

4.4 雷达信号脉内特征分析

4.4.1 脉内调制类型

4.4.2 脉内调制分析方法

4.5 雷达辐射源识别

4.5.1 辐射源识别概念与方法

4.5.2 辐射源个体识别

4.6 通信信号分析与识别

4.6.1 概述

4.6.2 通信信号参数测量

4.6.3 调制识别

4.6.4 跳频通信信号截获及网台分选

4.7 电子对抗侦察系统

4.7.1 电子对抗侦察的特点

4.7.2 电子对抗侦察系统类型

4.7.3 电子对抗侦察装备

习题四

第5章 电子干扰原理与技术

5.1 电子干扰概述

5.1.1 电子干扰的分类

5.1.2 电子干扰的有效性

5.2 干扰方程

5.2.1 雷达干扰方程与有效干扰区

5.2.2 通信干扰方程与有效干扰区

5.3 压制干扰

5.3.1 最佳压制干扰波形

5.3.2 直接射频噪声干扰

5.3.3 噪声调频干扰

5.3.4 噪声调相干扰

5.3.5 噪声干扰的效果

5.4 欺骗干扰

5.4.1 距离欺骗

5.4.2 速度欺骗

5.4.3 角度欺骗

5.4.4 对搜索雷达的航迹欺骗

5.5 投掷式干扰物和诱饵系统

5.5.1 箔条

5.5.2 诱饵

5.5.3 诱饵的战术应用

5.6 通信干扰技术

5.6.1 概述

5.6.2 对模拟通信的干扰

5.6.3 对数字通信的干扰

5.6.4 通信干扰方式

5.6.5 对跳频通信的干扰

5.6.6 对直扩通信的干扰

5.7 卫星导航干扰技术

5.7.1 卫星导航定位原理

5.7.2 对导航卫星的欺骗式干扰

5.7.3 对卫星导航接收机的压制式干扰

5.7.4 GPS干扰技术的发展

5.8 光电干扰技术

5.8.1 光电对抗波段

5.8.2 红外干扰机

5.8.3 激光有源干扰

5.8.4 烟幕干扰

5.8.5 光电侦察告警技术

习题五

第6章 电子干扰系统

6.1 有源电子干扰系统的结构

6.1.1 干扰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6.1.2 干扰发射机关键器件

6.1.3 干扰机系统的结构

6.1.4 功率管理

6.1.5 干扰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6.2 电子干扰系统体系结构与作战应用

6.2.1 平台上/平台外体系结构

6.2.2 电子干扰系统的作战应用模式

6.3 典型的电子干扰系统

6.3.1 干扰机

6.3.2 投掷式干扰系统

6.3.3 分布式干扰系统

6.3.4 小型空中发射诱饵(MALD)

习题六

第7章 隐身与硬摧毁

7.1 隐身技术

7.1.1 射频隐身

7.1.2 红外隐身

7.2 反辐射武器

7.2.1 反辐射武器的分类

7.2.2 反辐射导弹系统(ARM)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7.2.3 反辐射导弹的战斗使用方式

7.3 定向能武器

7.3.1 高能激光武器(HEL)

7.3.2 高功率微波武器(HPM)

7.3.3 粒子束武器

习题七

第8章 电子防护技术

8.1 反侦察技术

8.1.1 截获因子与低截获概率雷达

8.1.2 低截获概率技术措施

8.2 抗干扰技术

8.2.1 空间选择抗干扰技术

8.2.2 频率选择抗干扰技术

8.2.3 功率选择抗干扰技术

8.2.4 信号波形选择抗干扰技术

8.2.5 极化选择抗干扰技术

8.2.6 抗干扰电路技术

8.3 抗摧毁技术

8.3.1 抗反辐射导弹的有源诱偏原理

8.3.2 有源诱偏的技术实现问题

8.4 电磁加固技术

8.4.1 “前门”加固技术

8.4.2 “后门”加固技术

8.5 通信电子防护技术

8.5.1 扩谱通信技术

8.5.2 自适应天线技术

8.5.3 其他技术(猝发通信、编码、MIMO)

习题八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周一宇,国防科技大学教授.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电子学会电子对抗分会委员,宇航学会电磁信息专业委员会委员,电子信息学报、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国防科大学报、电子对抗等期刊编委.主要从事综合电子战系统与技术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作为负责人,主持论证并实施了学院“985”和“211三期”综合电子战方向的实验室的建设,近年来发表教学研究论文5篇,2009年获全军育才金奖,2008负责的综合电子信息战系列课程建设获学校系列课程教学优秀二等奖;先后获得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前 言

电子对抗是敌对双方围绕电磁频谱的控制权和使用权而开展的对抗斗争,习惯上也称为电子战,是信息时代最活跃的作战力量之一。历史和一次次生动的战例充分说明电子对抗在现代高技术战争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着力建设信息化条件下的新型作战力量,电子对抗更加受到高度重视。

2009年我们编写了《电子对抗原理》一书,以雷达对抗为主线,侧重于电子对抗基本原理的分析,融入了当时电子对抗领域的一些新的概念、方法和技术,解决了本科教学,特别是军队院校基础合训教学的教材需求,对希望了解电子对抗的技术人员和部队使用人员也有帮助。但是,原书也存在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难以满足对“电子对抗”课程教学日益增强的需求,为此,我们在该书的基础上进行了本次修订。

新编《电子对抗原理与技术》的指导思想一是以雷达对抗为主线,补充通信对抗、光电对抗等领域的相关内容,但仍然保持侦察、攻击和防护三个电子对抗功能总格局,尽量避免相近内容的重复,增强体系思维和知识的相互连接。二是仍然以对抗技术原理为主,适度加强对装备和技术运用的介绍,更新、补充若干应用实例,希望使读者重点掌握电子对抗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在此基础上开拓技术战术运用的思路。三是对原书欠缺的知识点进行补充和对偏老旧的内容进行更新,如加强信号检测、宽带接收的原理论述和干扰方程分析等,补充数字化接收机、二维干涉仪等内容。本次修订改正了原书存在的错误和不准确之处,增加了章末的习题和思考题。

本书内容主要分为电子对抗侦察、电子攻击和电子防护三个部分。第1章为电子对抗概述,介绍电子对抗的概念及其发展历史,以及信息战和赛博空间等相关概念;第2~4章介绍电子对抗侦察,包括测频、测向、信息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以及电子对抗侦察系统的组成、原理和应用,其中一节专门介绍通信信号分析方法;第5~7章介绍电子进攻,包括电子干扰、反辐射武器、定向能和隐身等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包括对通信、卫星导航和光电制导的干扰,以及电子干扰系统的组成、原理和应用;第8章介绍了电子防护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如果先期学习或了解“雷达原理与系统”、“通信原理”、“随机信号分析”等课程,将有助于理解本书的内容。

本书原书由周一宇主编,安玮、郭福成、柳征、姜文利编写。周一宇、郭福成、卢启中修订编写,王丰华、柳征修订编写了部分内容,周一宇审阅了全书。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同行们此前出版的著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吸取了他们的智慧和贡献,在此再次表示感谢。

限于不宜过多调整全书的结构,很遗憾修订版在知识体系和章节结构的合理性上不能达到理想的程度。由于编写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一些缺点和错误,殷切希望广大读者批评和指正。

编者

2014年7月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7分

  • 人物塑造:7分

  • 主题深度:3分

  • 文字风格:7分

  • 语言运用:6分

  • 文笔流畅:6分

  • 思想传递:3分

  • 知识深度:8分

  • 知识广度:9分

  • 实用性:8分

  • 章节划分:3分

  • 结构布局:6分

  • 新颖与独特:4分

  • 情感共鸣:3分

  • 引人入胜:4分

  • 现实相关:8分

  • 沉浸感:4分

  • 事实准确性:3分

  • 文化贡献:3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7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 网站更新速度:8分

  • 使用便利性:4分

  • 书籍清晰度:6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 是否包含广告:4分

  • 加载速度:5分

  • 安全性:7分

  • 稳定性:4分

  • 搜索功能:4分

  •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epub(673+)
  • 引人入胜(613+)
  • 体验好(136+)
  • 品质不错(93+)
  • 无盗版(152+)
  • 三星好评(412+)
  • 实惠(349+)
  • 四星好评(658+)
  • 无缺页(337+)

下载评价

  • 网友 车***波: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郗***兰: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宫***凡: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 网友 敖***菡: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苍***如: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冉***兮: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温***欣: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国***芳:

    五星好评

  • 网友 石***致: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宫***玉:

    我说完了。

  • 网友 师***怡: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潘***丽: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寿***芳: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游***钰: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