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布上的声音:世界名画与名曲 国家大剧院备受欢迎的讲座 著名古典音乐评论家陈立倾情讲述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画布上的声音:世界名画与名曲 国家大剧院备受欢迎的讲座 著名古典音乐评论家陈立倾情讲述电子书下载地址
- 文件名
- [epub 下载] 画布上的声音:世界名画与名曲 国家大剧院备受欢迎的讲座 著名古典音乐评论家陈立倾情讲述 epub格式电子书
- [azw3 下载] 画布上的声音:世界名画与名曲 国家大剧院备受欢迎的讲座 著名古典音乐评论家陈立倾情讲述 azw3格式电子书
- [pdf 下载] 画布上的声音:世界名画与名曲 国家大剧院备受欢迎的讲座 著名古典音乐评论家陈立倾情讲述 pdf格式电子书
- [txt 下载] 画布上的声音:世界名画与名曲 国家大剧院备受欢迎的讲座 著名古典音乐评论家陈立倾情讲述 txt格式电子书
- [mobi 下载] 画布上的声音:世界名画与名曲 国家大剧院备受欢迎的讲座 著名古典音乐评论家陈立倾情讲述 mobi格式电子书
- [word 下载] 画布上的声音:世界名画与名曲 国家大剧院备受欢迎的讲座 著名古典音乐评论家陈立倾情讲述 word格式电子书
- [kindle 下载] 画布上的声音:世界名画与名曲 国家大剧院备受欢迎的讲座 著名古典音乐评论家陈立倾情讲述 kindle格式电子书
寄语:
国家大剧院备受欢迎艺术通识课,世界名画与名曲的激情碰撞! 著名古典音乐评论家陈立为你深入讲述世界名画与名曲的动人故事。 数百幅传世画作,超值附赠60余首古典音乐名曲经典片段免费聆听。
内容简介:
绘画与音乐虽同属艺术范畴,在表现形式上却有着根本的不同。绘画,是以静止的画面,呈现具象的图画;而音乐,则是以流动的乐响,表现抽象的声音。然而,绘画与音乐这两种看似性质不同的艺术,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本书源自著名古典音乐评论家陈立先生在国家大剧院所作的“走进唱片里的世界”系列讲座。书中以诗意的语言娓娓道来,为读者讲述了画布上的“声音”——世界名画与名*的故事。每讲从一幅或一组世界名画入手,深入解读画作产生的时代背景、背后的动人故事及艺术品赏细节,然后引出与画作相关的著名音乐家和音乐作品,带领读者走进音乐与绘画奇妙的对话和探索之域。
书中配有数百幅精心搜集的传世画作,并以二维码附上经典音乐片段。图文并茂,音画交融,邀你共赴一场穿越时空的艺术盛宴。
书籍目录:
目录
第 1 讲 艺术的美化与音乐的预言
——大卫《拿破仑跨越阿尔卑斯山》与贝多芬《“英雄”交响*》
第2 讲 一部交响*成就一幅名画
——列宾《伊凡雷帝杀子》与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安塔尔”交响*》
第3 讲 从浮世绘到印象主义音乐
——葛饰北斋《神奈川冲浪里》与德彪西交响音画《大海》
第4 讲 用音乐来绘画
——哈特曼《基辅大门》与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
第5 讲 热烈奔放的“康康舞”
——图卢兹-劳特累克“红磨坊”系列画作与奥芬巴赫轻歌剧《地狱中的奥菲欧》
第6 讲 开创欧洲现代绘画的新纪元
——浪漫主义绘画大师戈雅与格拉纳多斯钢琴组*《戈雅之画》
第7 讲 艺术的“连带反应”
——莫罗《在希律王前跳舞的莎乐美》与理查·施特劳斯歌剧《莎乐美》
第8 讲 帝王“音乐家”
——门采尔《腓特烈大帝在无忧宫演奏长笛》
第9 讲 波谲云诡的宫廷往事
——小荷尔拜因《亨利八世》与沃恩·威廉斯《绿袖子幻想*》
第10 讲 英国“黄金时代”的缔造者
——高尔《无敌舰队肖像》与罗西尼歌剧《英国女王伊丽莎白》
第11 讲 用音乐致歉
——哈曼《亨德尔与英国国王乔治一世泛舟泰晤士河上》与亨德尔《水上音乐》组*
第12 讲 两大文艺巨匠的“绝交”
——缇士拜恩《歌德在罗马坎帕尼亚》与贝多芬《艾格蒙特》戏剧配乐
第13 讲 向“乐圣”贝多芬致敬
——克里姆特《贝多芬横饰带》与贝多芬《第九交响*》
第14 讲 魔鬼与小提琴
——德拉克洛瓦《浮士德》插图与塔蒂尼小提琴奏鸣*《魔鬼的颤音》
第15 讲 “魔鬼小提琴家”帕格尼尼
——安格尔、德拉克洛瓦《帕格尼尼肖像》与帕格尼尼小提琴作品
第16 讲 水下王国的动人传说
——列宾《萨特阔在水下王国》与里姆斯基- 科萨科夫交响音画、歌剧《萨特阔》
第17 讲 大运河上悠扬的船歌
——卡纳莱托“威尼斯大运河”系列画作与威尼斯“船歌”
第18 讲 胜利属于俄国人民
——韦列夏金“拿破仑在俄国”系列画作与柴科夫斯基《1812 年序*》
第19 讲 对生与死的追问
——勃克林《死之岛》与拉赫玛尼诺夫交响诗《死之岛》
第20 讲 一位英雄人物的传奇
——古依达《马捷帕与查理十二世在戈尔基村的会晤》与李斯特钢琴*、交响诗《马捷帕》和柴科夫斯基歌剧《马捷帕》
第21 讲 “爱使我们同归于死”
——多雷《弗朗切斯卡与保罗》与柴科夫斯基交响幻想*《弗朗切斯卡·达·里米尼》
第22 讲 牧神的芦笛
——普桑、德·特洛伊与鲁本斯《牧神潘与绪任克斯》与德彪西交响音诗《牧神午后》、尼尔森交响音诗《牧神潘与绪任克斯》
第23 讲 深沉的苦难与不可征服的民族精神
——列宾《查波罗什人给土耳其苏丹王写信》与格拉祖诺夫交响诗《斯捷潘·拉辛》
第24 讲 钢琴诗人与传奇作家的深爱之痛
——德拉克洛瓦《钢琴家肖邦与作家乔治·桑》与肖邦钢琴*
作者介绍:
陈立,著名古典音乐评论家。出身音乐世家,自幼受音乐熏陶,具有深厚的音乐底蕴,对西方古典音乐有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致力于古典音乐文化传播。曾在人民音乐出版社工作三十年,并担任多家专业音乐杂志的主编、编委及国内十几家主流媒体的古典音乐评论主笔,发表音乐类文章百余篇,被国内多所大学聘为客座教授。
陈立在电台、电视台主持了近二十年的古典音乐节目,曾多次赴国外担任国际大型音乐会的现场转播主持人,其中包括世界著名的“德国柏林除夕音乐会”“德国柏林森林音乐会”“奥地利萨尔茨堡音乐节”“捷克布拉格之春音乐节”等。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第24讲 钢琴诗人与传奇作家的深爱之痛
——德拉克洛瓦《钢琴家肖邦与作家乔治·桑》与肖邦钢琴*
忧郁的“钢琴诗人”肖邦
19 世纪法国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洛瓦为波兰浪漫主义钢琴家肖邦绘制了一幅肖像。这幅画像非常著名,因为在这幅画中,画家将肖邦内敛忧郁的性格以独到的笔触表现得淋漓尽致。
肖邦是钢琴史中杰出的代表人物,他的音乐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树一帜的浪漫风格。其宽广如歌、感人至深的旋律,色彩丰富的和声与生动的节奏,具有极高的创造性。音乐史中,还没有一位作*家能像肖邦那样使钢琴发出如此优美的音响。肖邦被誉为“钢琴诗人”。
肖邦出生于1810 年,6 岁开始学习钢琴,8 岁登台演出,不满20 岁便已成为华沙公认的优秀钢琴家和作*家。20 岁时,肖邦因积极参加反对沙皇俄国入侵祖国波兰的民族解放运动而被通缉,于是他被迫离开波兰前往法国巴黎避难。临行前,他用一只银杯盛满了祖国的泥土,将其带在身上,希望祖国永远陪伴在自己的身边。不无遗憾的是,至1849 年肖邦去世,他都没能重返祖国。
离开波兰的肖邦虽客居巴黎,但是他的心却一刻也没有离开过祖国。他创作了大量具有浓郁波兰民族风格的作品,此外,还经常举办音乐会,为波兰民族解放组织募捐,用音乐鼓舞波兰人民。
虽然肖邦才华横溢,但他的身体状况一直欠佳。肖邦患有肺结核病,他母亲便因肺结核在肖邦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肺结核在当时还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母亲的死给肖邦年幼的心灵带来极大的阴影,以至于影响他一生,使他形成忧郁与多愁善感的性格。
客居巴黎期间,肖邦结识了当时许多杰出的艺术家,有法国作*家柏辽兹,匈牙利钢琴家李斯特,法国作家巴尔扎克、雨果、乔治·桑,画家德拉克洛瓦,以及德国诗人海涅等。与这些艺术家的交往,使肖邦打开了眼界,从而也影响了他后来的音乐创作。其中,尤其是与女作家乔治·桑的十年恋情,可以说对肖邦的思想、音乐创作与生活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叛逆的传奇女作家乔治·桑
乔治·桑是19 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也是一位多产的作家。19 世纪是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大放光彩的时代,作为法国浪漫派里以小说见长的女作家,乔治·桑的作品以浓郁的乡村风情、别具一格的女性视角,确立了其在文学史上不可动摇的地位。乔治·桑一生写有244 部作品,包括100 卷以上的文艺作品、20 卷的回忆录《我的一生》以及大量书简和政论文章。雨果曾如此称颂她:“乔治·桑在我们这个时代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其他伟人都是男子,唯独她是女性。”
与乔治·桑同时代的法国文学家福楼拜曾不无尊崇地将乔治·桑称为“桑妈妈”,将雨果称为“雨果爸爸”,奉二人为自己及19 世纪后半期所有文学创作者的象征性父母。
作为一位杰出的女性作家,围绕在乔治·桑身边的朋友自然都是19 世纪欧洲文化界的名流,如诗人缪塞,钢琴家李斯特,文学家福楼拜、雨果、梅里美、屠格涅夫、小仲马、巴尔扎克,画家德拉克洛瓦、柯罗;甚至拿破仑的小弟弟热罗姆·波拿巴亲王都是乔治·桑的“铁粉”。
这是奥地利画家约瑟夫·丹豪瑟绘制的一幅画作,画中描绘的是乔治·桑与一群文艺名流在艺术沙龙中的情景。画面上,李斯特正面对贝多芬的胸像演奏着钢琴。李斯特的情人玛丽·达古尔则背对着观众,坐在地上的垫子上投入地欣赏着李斯特的演奏。画面中的焦点人物是乔治·桑,她的红色披风散落在座椅上,一身男士礼服装扮,半卧在扶手椅上,满脸陶醉的表情。她左手拿着香烟,右手则搭在坐在她身旁的大仲马身上。站在乔治·桑身后的是维克多·雨果,雨果手里拿着书,似乎陷入了沉思。雨果的身边是两位音乐家,靠左的是有着“魔鬼小提琴家”称号的帕格尼尼,而靠右、伸手搂着帕格尼尼的则是歌剧作*家罗西尼。由此可见,当时乔治·桑的“朋友圈”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乔治·桑是一位具有叛逆精神的女作家,她常常以男性装扮出现,喜欢吸烟,这与纤弱、儒雅的肖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互相成就的绝美爱恋
乔治·桑比肖邦大六岁,他们是在巴黎的艺术沙龙中由钢琴家李斯特介绍相识的。从1837 年至1846 年,他们交往了近十年,在相依相伴的十年中,既有过美好的爱情,也有过猛烈的争吵。但两人为相同的理想而努力,没有比这种爱更能把人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了,他们达到了为了对方的生存而生存的境界。
由于肺结核病,加上肖邦时刻将祖国的命运挂在心头,经常不顾虚弱的身体参加音乐会,为祖国解放运动募捐,肖邦的身体非常差。为了保护肖邦,乔治·桑不得不把肖邦给“管控”起来,甚至将他带离巴黎,让他远离公众视野。由此,乔治·桑也招致了许多非议,很多人指责乔治·桑为了自己的私欲,将肖邦占为己有。但事实上,这种说法有失公允。乔治·桑看到肖邦经常因演出过度劳累而引发高烧咳血,肖邦虚弱的身体状况令她非常焦虑,她不得已才将肖邦“监护”了起来。乔治·桑认为西班牙的马略卡岛气候较温暖,便将肖邦带往马略卡岛疗养。
坐落于马略卡岛镇郊园林中的卡尔特会修道院,是肖邦和乔治·桑曾经住过的地方。1838 年,两人曾在此修道院内租住房间,度过了一个美好的“马略卡的冬天”,并开启了新的创作旅程。肖邦著名的《“雨滴”前奏*》便是在修道院的雨夜中创作出来的。此间,乔治·桑也受岛上的自然风光和风土民情感染创作了《马略卡之冬》。通过乔治·桑的这部《马略卡之冬》,人们可以感受到两人曾经的生活印记。
在乔治·桑的传记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此时的肖邦,身体非常不好,经常长时间地咳嗽,当地的医生诊断肖邦是肺结核,建议为他放血。但我感到肖邦本就已经虚弱不堪,放血会要了他的命,于是我凭借着自己曾经学过的一些医护常识,精心地照顾他,就如同母亲看护婴孩一般。不仅如此,为增强肖邦的体质,我还像一位大厨一样,每天不辞劳苦地为肖邦烹制各种菜肴。肖邦平时显得温柔和顺,但感情冲动时也极其暴躁,所以我尽量克制自己去体谅理解肖邦。”正是在乔治·桑无微不至的精心照料与细心呵护下,肖邦的身体逐渐好转起来。
肖邦本就多愁善感,而在阴雨时节,肖邦的心情则会变得更糟。一个下雨天,乔治·桑外出回来,发现肖邦正茫然孤寂地坐在窗前,一个人心情阴郁地看着屋檐下滴落的雨点发呆。看到肖邦心情抑郁,乔治·桑便上前去安慰肖邦,对肖邦说:你可否换一种心情,改变一个角度来倾听这雨声呢?听乔治·桑这么一说,肖邦听到的仿佛不再是雨滴掉落在屋檐下窗台上发出的单调声响,反而感觉这雨滴恍如从天而降的泪水在敲击着他的心房。于是肖邦便以这雨滴滴落的声响节奏创作了一首钢琴*,这便是著名的《“雨滴”前奏*》(作品28 第15 首)。在这首钢琴*中,肖邦以左手持续弹奏的一个A 音,来表现雨滴从房檐掉落到窗台上发出的有节奏的声音,这个A 音从头至尾有规律地持续了全*。《“雨滴”前奏*》的音乐形象虽比较单一,但仍有许多细腻的变化,乐*十分抒情,却很忧郁,歌唱般的旋律伴随着清脆的雨滴声,仿佛是雨夜里飘荡的无言歌,充满浪漫的气息。
乔治·桑曾这样写道:“这是人的灵魂在思考,这是人的声音在表达。肖邦表现了他所体会到的各种激情,他在用自己的感悟将它们表达出来……”
自1839 年起,每当夏季到来,他们便会前往距巴黎不远的诺昂小镇,住进乔治·桑的庄园,一住便是六个月。1839—1846年,他们在法国诺昂的庄园,度过了一生中幸福安宁的时光。
在诺昂,乔治·桑怕家人的走动会影响肖邦创作与休息,于是特别将肖邦房间的门装上双层软包。乔治·桑给予肖邦的爱以及对肖邦的细心照料,使肖邦的作*生涯达到了他个人生命的点,在诺昂的庄园里,诞生了肖邦绝大部分创作成熟的作品。
人们熟悉的《降D 大调圆舞*》(作品64 第1 首),也即被俗称为“小狗圆舞*”的作品,便是这期间创作的。一天,肖邦在客厅里看到乔治·桑的那只名叫玛吉斯的小狗在地上玩耍,小狗不时回过头去想咬自己的尾巴,但越想咬越咬不着,于是小狗便着急地追逐着自己的尾巴团团转,且越转越快。这有趣的一景,顿时激发了肖邦的音乐灵感,于是他很快便创作出了这首圆舞*。这首乐*虽然非常短小,演奏时间不过一分多钟,但音乐充满了欢快的情绪,从中可以感觉到肖邦在乔治·桑的呵护下,不仅身体向好,而且心情也快乐许多。
“夜*”顾名思义是一种夜晚的音乐,夜*的*意安详宁静,主要表现的是夜的沉静。夜*是由爱尔兰作*家费尔德首创的一种钢琴*体裁,一般都旋律优美,富于歌唱性。但
仅仅是为了表现一种宁静的氛围,在肖邦看来未免过于单调。于是,肖邦便在继承费尔德夜*唯美意境营造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加入了对人的内心情感的抒发,因此,肖邦的夜*远比费尔德的夜*更具思想性。
肖邦于1842 年到1844 年间创作的《f小调夜*》(作品55第1 首),音乐以沉重忧郁的旋律开始,充满了失望伤感。随后,悲伤情绪逐渐堆积,渐进高潮,如同呼喊。但不久,似乎是希望给他带来精神的抚慰,音乐转而变得温暖安详。
正如肖邦在《f 小调夜*》中所表达的那样,乔治·桑的悉心照料保护着敏感孱弱的肖邦,让他全身心地投入音乐创作中。也正是在这个时期,肖邦创作出了他成熟与辉煌的作品,如《玛祖卡舞*三首》《G 大调夜*》《降b 小调号奏鸣*》和《英雄波兰舞*》等。
乔治·桑在回忆录中曾这样记述:“他的琴声每天都在向我诉说着他的音乐灵感和深邃的思考,向我袒露着他思想中所蕴含的激情、困惑、荣耀和痛苦。”
毫无疑问,如果没有乔治·桑,也就没有肖邦为后世留下的众多经典之作。肖邦一生不乏女人缘, 但只有乔治· 桑给了他现世安稳和岁月静好。如果没有乔治·桑,肖邦在他短促的一生中, 是否还能写出那么多的杰作? 也许他早已不在人世了。而乔治· 桑, 也在与肖邦相爱的过程中才思泉涌, 写出了她众多代表作:《木工小史》(1840)、《康素爱萝》(1843)、《安吉堡的磨工》(1845)、《魔沼》(1846)与《柳克丽霞·弗洛里安妮》(1846)等。
两位艺术家性格迥异:乔治·桑热情、独立、情感丰富,在艺术、哲理和爱情的理想中生活;肖邦则性格内向、传统,不太关心他人的生活方式。然而,他们远大的艺术追求是相同的,他们的才华使两人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相互爱慕,相互为对方增添光彩。
经典名画背后:德拉克洛瓦《钢琴家肖邦与作家乔治·桑》
人们今天所熟悉的肖邦形象,多来源于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为肖邦所作的著名画像。德拉克洛瓦是通过好友乔治·桑认识的肖邦。德拉克洛瓦不仅是19 世纪法国浪漫主义画派的杰出代表,也非常喜爱文学,并对音乐充满了热爱。在当时的巴黎艺术沙龙中,德拉克洛瓦被肖邦那种充满忧郁情感的音乐演奏所吸引,他经常在日记中记录下听肖邦音乐时的内心感受,并对肖邦大加赞扬。同为艺术家,也生在同一个时代,相互的欣赏,使他们成了好朋友。德拉克洛瓦说:“没有任何事物可以与音乐引起的情感相比,音乐表达了无与伦比的感情色彩。”
在德拉克洛瓦的画作中,肖邦是有灵魂的,他的眼神中流露出悲伤与对浪漫的渴望,激情与反叛,以及不甘平庸。从德拉克洛瓦对肖邦头发颜色的描绘上,观者可以看到黄色和橙色的笔触,这无疑大大增加了整幅画像的深度,而模糊与不清晰的线条则突出了浪漫主义的特征。而另一幅乔治·桑的肖像,画中的乔治·桑却显得高度活跃和精力充沛,充满感性和优雅。无论是《钢琴家肖邦》还是《作家乔治·桑》,德拉克洛瓦都极为生动而准确地抓住了所画人物的性格与精神面貌。
在19 世纪,肖像画大多是静态的,但这两幅画却看上去有些反常。画中的肖邦是以四分之三的侧脸出现,其表情仿若欲言又止;而另一幅《作家乔治·桑》,画中的乔治·桑手拿香烟,其优雅的身姿,仿佛是正对她身旁的某种东西产生了心理反应。
德拉克洛瓦的这幅《钢琴家肖邦》非常著名,但以如此构图方式绘制肖像,人们都觉得似乎有悖于常理。在经过仔细研究后,人们还是感到这幅画的背后一定有些故事。果不其然,德拉克洛瓦去世后,当人们整理他遗存的画稿时,竟发现了这“两幅”画像的初草稿。
原来,现在见到的肖邦与乔治·桑肖像,从草稿上看并非两幅独立的画作,而应是一幅——《钢琴家肖邦与作家乔治·桑》。于是有人便将两幅画以画家草稿上的样式模拟拼接、合成了一幅油画,还原了此画的大致面貌。在根据草图合成的这幅油画中,可以看到肖邦坐在钢琴前弹奏,他的目光斜视右前方,表情若有所思;而依他身旁而坐的乔治·桑,仿佛正沉浸在肖邦迷人的音乐中。原来前面所看到的那两幅画像,初竟是这个样子。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国家大剧院备受欢迎艺术通识课,国家大剧院主讲嘉宾、著名音乐评论家陈立倾情讲述;
★世界名画与世界名*的激情碰撞;
★深入了解伟大艺术品背后的动人故事;
★一次穿越时空的艺术之旅,一场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
★大师云集,群星璀璨
享誉世界的绘画大师:德拉克洛瓦、安格尔、克里姆特、普桑、列宾、葛饰北斋……
举世闻名的音乐天才:贝多芬、肖邦、李斯特、帕格尼尼、柴科夫斯基、德彪西……
★数百幅精心搜集的传世画作,超值附赠60余首古典音乐名*经典片段免费聆听。
★四色全彩印刷,锁线精美装帧。可看、可听、可读、可赏,邀你共赴一场美妙绝伦的艺术盛宴。
媒体评论
《画布上的声音:世界名画与名*》一书角度新颖,大胆打破了音乐和美术两个艺术领域的界限,实现音画相互融合,让读者更加理解绘画是凝固的旋律、音乐是流动的画面这一深刻内涵。书中配有数百幅精心搜集的精美画作,还附以经典音乐段落。随着悦耳的音乐响起,古老的画卷逐步展开,我们仿佛跟随这些画作和音乐穿越时空,感受到历史的源远流长、英雄的使命和担当、民族的风情和意蕴、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音画交融,“乐中有画,画中有乐”,一片美不胜收。
——国家大剧院院长 王宁
前言
序言
国家大剧院院长 王宁
孔子言:“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游于艺”,在今天可以理解为在艺术中悠游自在的状态。艺术以其潜移默化的作用,润物无声地滋养着人的心灵和情怀,塑造着民族文化的灵魂。正如著名画家、文学家丰子恺先生所说,通过艺术,“我们可以瞥见‘无限’的姿态,可以体验人生的崇高、不朽,从而发现生的意义与价值。艺术教育,就是教人以这种艺术生活的”。艺术中有无穷之趣,有不言的大美,在艺术的浸润和涵养中,人可以达到一种高层次、有品位、与自我及自然和谐共生的人生境界。
基于以上初衷,国家大剧院精心策划、筹备推出“国家大剧院艺术通识课”丛书,旨在经由音乐、舞蹈、戏剧、戏*、美术等艺术门类,通过一系列展示中国当代文化精神风貌及具有国际视野、世界意义的原创精品力作,传播及弘扬经典文化,为大众普及艺术知识,拉近大众与艺术的距离。
在建院十五周年之际,国家大剧院与北京大学出版社合作出版这套“国家大剧院艺术通识课”丛书,是国家大剧院艺术普及教育工作的延展与深入。书籍的出版,将使艺术知识和艺术理念得到更好的梳理和呈现,成为惠及更多民众及传承精品文化的重要形式。
陈立先生的《画布上的声音:世界名画与名*》是系列丛书的部书,也是国家大剧院本基于艺术普及教育讲座成果出版的图书。陈立先生是国家大剧院的“老朋友”,曾多次在国家大剧院“走进唱片里的世界”艺术普及教育品牌所策划的讲座活动中担任主讲嘉宾,开展线上和线下的艺术导赏活动,为大众普及艺术知识。陈立先生出身艺术世家,具有深厚的艺术底蕴,曾在人民音乐出版社及多家音乐杂志担任重要工作,并在电台和电视台主持古典音乐节目近二十年,长期深耕于古典音乐领域,是国内非常优秀的古典音乐文化传播者。他以出色的古典音乐普及工作践行着他的艺术理念:“古典音乐绝不是快餐文化,它需要聆听者静下心来体会自己的感受,参与到音乐的第三次创作中来。这是聆听者内心的创作,也包含着内在的修养,这也许才是音乐的真正魅力所在。”
《画布上的声音:世界名画与名*》一书角度新颖,大胆打破了音乐和美术两个艺术领域的界限,实现音画相互融合,让读者更加理解绘画是凝固的旋律、音乐是流动的画面这一深刻内涵。正如音乐史学家安勃罗斯所说,“音乐是心灵状态下伟大的绘画”,音乐与绘画这对看似性质不同的姊妹艺术,实际上有着复杂幽微的联系。伟大的绘画和音乐都是艺术家凭借他深静而博大的心襟创作出来的,都将引领欣赏者发现天地间深沉的境地,进入无尽的遐想和体悟中,从而达到一种“沉醉不知归路”的陶醉状态。不唯西方艺术,美学大家宗白华先生在论述中国绘画及音乐时也认为,中国画是“色彩的音乐”,中国的绘画是一种“类似音乐或舞蹈的节奏艺术”,表现出生命的自然律动。在这本书里,陈立先生也通过灵巧的构思,为我们揭开绘画与音乐无尽的关联,发掘出伟大艺术家所相通的丰富而深邃的生命意识。这种独出心裁的探索是一种新的阐释绘画和音乐的方式,以史为脉,勾勒瑰丽的音乐史诗,以画为实,具象音乐的复杂肌理,从世界名画到世界名*,引领读者从多角度、跨领域欣赏艺术,探索绘画和音乐共同的精神内涵。
一叶能知秋,见微而知著。一件小的事物往往蕴藏着整个时代的宏大脉络和浑厚气息。如果仅仅着眼于绘画和音乐细节品赏本身,很多深厚的历史信息和细节将被遮蔽。而这部书恰在绘画和音乐中宕开一片天地,将艺术作品置于宏阔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中,提炼出细腻而真切的时代“声音”,描绘出丰富而真实的历史“肖像”,为读者呈现画作和音乐背后的故事,以及绘画与音乐同文学、历史、神话、人性等之间的关联。可谓内容丰富多姿,视野开阔宏远。
尤为难得的是,这部书的编排和装帧也如同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书中配有数百幅精心搜集的精美画作,还附以经典音乐段落。随着悦耳的音乐响起,古老的画卷逐步展开,我们仿佛跟随这些画作和音乐穿越时空,感受到历史的源远流长、英雄的使命和担当、民族的风情和意蕴、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音画交融,“乐中有画,画中有乐”,一片美不胜收。
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 成就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而一部好书也将带领大家走进艺术家所构造的大美境界。相信这套丛书的出版,以及这部图书的推出,将会使更多读者与艺术结缘,从而得到艺术的滋养,温润心灵。
书籍介绍
绘画与音乐虽同属艺术范畴,在表现形式上却有着根本的不同。绘画,是以静止的画面,呈现具象的图画;而音乐,则是以流动的乐响,表现抽象的声音。然而,绘画与音乐这两种看似性质不同的艺术,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本书源自著名古典音乐评论家陈立先生在国家大剧院所作的“走进唱片里的世界”系列讲座。书中以诗意的语言娓娓道来,为读者讲述了画布上的“声音”——世界名画与名曲的故事。每讲从一幅或一组世界名画入手,深入解读画作产生的时代背景、背后的动人故事及艺术品赏细节,然后引出与画作相关的著名音乐家和音乐作品,带领读者走进音乐与绘画奇妙的对话和探索之域。
书中配有数百幅精心搜集的传世画作,并以二维码附上经典音乐片段。图文并茂,音画交融,邀你共赴一场穿越时空的艺术盛宴。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6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网站更新速度:4分
使用便利性:5分
书籍清晰度:5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是否包含广告:4分
加载速度:4分
安全性:7分
稳定性:5分
搜索功能:8分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差评(143+)
- 四星好评(516+)
- 全格式(147+)
- 品质不错(494+)
- 字体合适(662+)
- 赚了(186+)
- 好评(94+)
- 体验好(99+)
- 书籍完整(231+)
下载评价
- 网友 谢***灵: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国***芳:
五星好评
- 网友 寿***芳: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敖***菡: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孔***旋: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家***丝:
好6666666
- 网友 沈***松: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宫***凡: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 网友 隗***杉: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冯***卉: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喜欢"画布上的声音:世界名画与名曲 国家大剧院备受欢迎的讲座 著名古典音乐评论家陈立倾情讲述"的人也看了
SOLIDWORKS 2016中文版机械设计从入门到精通(附光盘)/SOLIDWORKS 工程设计与开发系列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动力电池技术与应用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高分子材料基础——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枯枝败叶 (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 ,刘习良,笋季英 南海出版社【正版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市场营销:原理与实践(第17版)(工商管理经典译丛)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全国成人声乐考级曲集(3-4级)(附MP3光盘2张)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简明高功率微波技术 方进勇 等 编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超越奇迹:焦点解决短期治疗 (美)沙泽尔 等著,雷秀雅,刘愫,杨振 译 重庆大学出版社【正版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监理工程师2020教材:建设工程质量控制(土木建筑工程)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中商原版】终结空气污染 Clearing the Air 港台原版 Tim Smedley 真文化 环保议题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21世纪学生英文报二十一世纪英语报2023年初三寒假合刊九年级专刊 自营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处理指南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病毒异事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新编千家诗评注(全图本)/全图本国学经典丛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台球技巧图解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成功营销手册/MHPE: THE SALES SUCCESS HANDBOOK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药物合成反应实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婚姻家庭纠纷处理法律依据与案例指导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高中古诗文全解精练·高中三年级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快把我哥带走2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6分
人物塑造:3分
主题深度:3分
文字风格:5分
语言运用:4分
文笔流畅:5分
思想传递:6分
知识深度:8分
知识广度:3分
实用性:6分
章节划分:8分
结构布局:9分
新颖与独特:4分
情感共鸣:6分
引人入胜:6分
现实相关:4分
沉浸感:4分
事实准确性:5分
文化贡献: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