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年代 : 带上所有的书回巴黎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读书年代 : 带上所有的书回巴黎 读书年代 : 带上所有的书回巴黎精美图片](https://img3m0.ddimg.cn/48/29/11154214020-1_h_1.jpg)
读书年代 : 带上所有的书回巴黎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只有巴黎会产生这样一本书。
安妮·弗朗索瓦,巴黎人。一无文凭,二无头衔,默默无闻,曾就职于多家出版社,在阅读中度过了三十年的职业生涯,于2009年辞世。
这是安妮?弗朗索瓦五十年读书时光的回忆录。从记事起,安妮就生活在一群为书痴狂、将阅读视为主要生存方式的巴黎人中间。一年夏天,弗朗索瓦家所在的公寓失火,母亲是 撤离火场的人:穿着睡衣,腋下还夹着一本书。后来,作为一家 出版社的编辑,安妮在阅读中度过了自己大部分职业生涯,与书发生了许多奇妙的际遇,也积累了形形色色的故事和话题。
只要读书,就有怪癖。在一个热情、调皮、温柔的书痴笔下,与书有关的每件事都很有趣,也都无可避免地产生令人抓狂的问题。而读书不仅是智力的、并且是感官的经历,有色彩和声响,气味和触感,肌肉和神经,记忆与遗忘,是关于心灵、时空和生命的热情诗。
安妮?弗朗索瓦不是藏书家,只是一个纯粹的爱书人。她来自一个儿童以读书作为主要娱乐的年代,阅读对她来说是 无害的游戏,而她也始终保持着业余爱好者的精神,对书的热爱如孩童喜欢糖果般纯真自然。
告诉我你读了什么,我就告诉你,你是谁。书会入侵读者的房间,卷入他的爱情、家庭、友谊、职业交往……而一个人的藏书,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他的自传,关于他归属的部落,他围绕着书构建的整个生活。
安妮?弗朗索瓦的笔触是轻盈的、有趣的、敏感的,无论触碰、抓挠或抚摸都具有同样的精度。在她笔下,中年的沧桑与孩童的热情富于魅力地融为一体。
书籍目录:
启蒙:书和床
书里塞满记忆的标签
债主的光环与悲哀
借书读的折磨
公共图书馆
定律:扔掉一本书等于留下两本
回收箱:被遗弃的书和它们的故事
第无数本《百年孤独》
书店是个危险的地方
时间里的书衣
气味与尘土
的乐器
防盗磁条
书腰的意义
条形码与书的结合
藏书票,赠言和温情
从奇思异想到恶作剧
读书惹来的意外之灾
像伐木工砍树那样读书
作家不该在演播室
初一百名读者的口碑效应
冰岛传说:读书的机缘
穿越新桥的地铁
卧病在床:姑婆、妈妈和我
我甚至都不想看书了
翻词典的运动量
整理的欲望
书痴症候群
不识时务的偷窥者
出发,一路读过去
回到医院:牢笼回忆录
汽车后备箱里躺着书筐
旅馆里的书房
阅读的预感
傲视常规的" 越轨"
当整个世界联合起来与我作对
在众目睽睽之下心安理得地看书
有备无患的大部头
近视的回报
阅读的节奏
交叉阅读
陋习还是美德:读者的负罪感
排他的
机场的悲剧
为什么要去读这些捏造的故事
读得太早,读得太晚
有备无患的同居理念
半途而废的解脱
漫漫长夜行:我和朋友们的约定
书的另类用途
书架上还有空地:实话实说
为了开始的结束
译后记:还是那句话,只要人们喜欢安妮的书就好
作者介绍:
安妮?弗朗索瓦(Annie Fran?ois),法国瑟伊出版社编辑。著有《非正式的自我创伤记录:我与癌的战争》、《步履蹒跚:烟民的自白》、《家庭纠纷场景:字面的以及象征的》、《芥末培根故事集》等。
俞佳乐,1976年出生,浙江杭州人。曾就读于南京大学,先后获得法语语言文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浙江工商大学副教授、法语系主任,已出版专著和译著十余部。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债主的光环与悲哀借还是不借,这是一个问题。这意味着将书本从书架上取下来,揭掉封皮,取出里面夹藏的小物件,掸去尘沙, ,让它们背井离乡。
事实上,借书给别人分两种情况:对方开口,或者我主动献宝。
看到借书人四下里寻寻觅觅的眼睛、在书脊上走走停停的指头,有谁不害怕呢?手指点住一本书,它就被判了死刑。我再也见不到它了。心顿时被揪紧。不,别借这本书。不能借给他。也不能借给她。他们从不记得还,或者上帝知道什么时候才还。有一次,我斗胆撒了个谎:“很抱歉,这本书是别人借给我的。”“不会吧,这是你的书,上面还有弗朗索瓦的献词。”我的脸霎时变得绯红,只好缴械投降。砰!我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我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先拿回那本书,取走夹在书里的一堆可怜的小秘密,拂掉沙粒,抖落碎裂的干花瓣,竟然还有一张五百法郎的钞票打着圈飘落下来,太棒了!不过绒布书腰应该是弄丢了。怎么毁掉那篇措辞恶毒得能把弗朗索瓦气晕过去的文字呢?“等一下,我要摘录一段文章。”厄运难逃,我只好偷偷开溜,躲到暗处,如法医解剖尸体般小心地把书的 一页肢解下来。记录着我哀怨情仇的书页被揉成皱皱的一团,丢进了废纸篓。当天晚上,我又把它从废纸篓中救了回来,塞到别处。但这只是缓期行刑,过了这晚,我一定会把它永远消灭!一般来说,我的书“无记可寻”,不用担心泄露任何秘密,因此无需肢解就能借人。但 终都是有借无还。感情一般的书,我不会再买;情有独钟的,第二天就去买本新的。新欢站在那里,衣冠楚楚。可是多么空虚无力。瞧,新版的《阴翳礼赞》1换了封面,翘首企盼着有人再去读一遍。我却忧伤地转开视线,我多么怀念我的旧爱那沧桑疲惫的容颜!主动献宝 是莫名其妙。这种受虐狂行为造成的任何不幸,都是自作自受。带着慷慨大方的光环和书多不愁的优越感,脱口而出:“怎么,你还没读过《黑血》2?”朋友聚会,主人的书就要遭殃。稍不留神,书架就被洗劫一空。客人们散了,收拾杯碟时,我总会被同一个问题困扰—关键已不在于朋友是否会把书还回来,而在于他会不会喜欢那本书。如果喜欢,他很有可能会占为己有;万一不喜欢……那他还能算是我的朋友吗?他竟然不喜欢《黑血》!时间 、一星期一星期地过去,没有朋友的任何消息。好吧,毕竟是本大部头。我应该借给他《OK乔》或者《人民之家》3才对。
为了避免不快,我的记忆仁慈地抹除了借书那档子事儿。然而 晚上,在借书的朋友家里,听见他对另一位客人说:“怎么,你还没有读过《黑血》?那可是部杰作!”感激之情涌上心头,也撩起了我痴心妄想的希望:“啊!你还是喜欢上了这本书。什么时候把我那本还给我呢?”“我的上帝!真是的,那是你的书,可我把它借给玛丽了。”回家路上,我又想起了《黑血》,三十年前读的,忘了大半,如今却又想起了克瑞毕尔4,想起他那双巨大的脚、那几只撕咬《经典文选》的小狗和那个往碟子上贴邮票的家伙(不,这不可能,肯定是我记错了),也想起了路易·吉尤,想起他狡黠的目光、那头能与钢琴家李斯特媲美的银发、往烟斗里装烟草时伸曲灵活的手指,还有他 喜爱的小曲, 一句唱道:“勇敢的比尼克6人,把他们一路击退到了泽西岛。”说实话,借走一本《黑血》,问题不算严重,因为我还有两本。再说弗朗索瓦和波莱纳也有这本书。况且玛丽可能会把它还给我,当然也可能转手又借出去了。只要人们喜欢吉尤就好。
书就是这样流通着。
借书读的折磨大家彼此彼此,朋友 新人新作时,我照样抵御不了 。我在心里默默记下书名,随手抄在信封背面,或者, 保险地,记在记事本上。但有时候我还是管不住自己的舌头,那句话命中注定要脱口而出:“你能借给我看看吗?”烦恼从此开始!除了让他人蒙受出借书本的 痛苦,我也给自己惹来了借书读的折磨。
借来的书是神圣的。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我就明白这一点。一个夏日的夜晚,我家那幢楼险遭火灾,我母亲是 撤离火场的人:她穿着睡衣,腋下夹着一本书。那本书是借来的,母亲翻寻了好久才找到。与此同时,邻居们正在奋力抢救裘皮大衣和珠宝财产。不过话说回来,母亲原本也没有那些贵重东西。
是的,借来的书是神圣的,打开它已经是一种亵渎。把借来的书塞进包里带回家,我高兴得就像刚从邮局领完养老金的老妇人。书丢了或者被偷了,那简直是比地震还要可怕的灾难:因为这牵涉到个人信誉。回家后,我把借来的书放在那堆十万火急、概不出借的书里,出门旅行也带在身边(哪怕手提包沉得像头死驴,也 不敢把它遗弃在托运行李或者汽车后备箱里),与其让它不尴不尬待在那堆将读未读的书里,还不如一鼓作气尽快看完。我还得为它包上书皮,像母鸡孵蛋般小心呵护。如果不慎把书忘在了小饭馆,我会在一分钟之内出发,横穿巴黎把它找回来。因为担心折坏书脊,不敢把书 翻开摊平了看,这样一来,只能读到了双数页的左半边和单数页的右半边。让–罗贝尔曾经借给我一本全新的波伊斯1的《霜与血》,印象已经十分模糊了,当然啰,我只读了“半本”嘛。
睡意来袭时,借来的书不能胡乱丢在床边;吃早餐时也不敢随手拿起来读,担心书页溅上咖啡;合上书本时不敢有大动作,生怕有小飞虫夹在书里,留下一块触目惊心的灰褐色污迹。
这本借来的书,我自己为什么没有买过呢?尤其还是本好书。恐怕是这样:借来的这本我得留着,日后要重读;我自己也该再买一本,但这又显得很愚蠢,因为买回来的书都不用拆封,我已经读过了。我宁愿把借来的那本据为己有,把新书还回去。可借给我书的人跟我有同样的毛病,他喜欢他自己的书—尽管我觉得那已经快成为我的书了,事实上它并不属于我。而且缩手缩脚地读书也让人兴味索然,买书的念头便渐渐打消了。
书在还回去之前要经过严格的审查。先揭掉塑料书皮(哎呀,这道裂口是我弄的吗?不可能,书包得好好的),有条不紊地翻遍所有书页,吹去烟草末(这道铅笔印又是怎么回事?肯定不是我的缘故。要把它擦掉吗?擦吧。不行,这可能是书主人特意留下的记号。一块油渍,真糟糕!对了,想起来了,它原先就在那儿。还是用点去污粉,补救一下吧)。总之,要进行全面的修复:掸去灰尘,拭去划痕,揩除油渍,擦亮封面,粘牢书页。完成这份本笃会1修士 胜任的工作,至少需要三刻钟(等胶水干就得五分钟)。所有这些艰苦细致的工作,都得冒着一个风险:毁掉书上残留的、书主人格外珍惜的蛛丝马迹—它们提示着与 次阅读相关的地点、气味、时节和人物……无论怎么做,借书人永远逃不掉邋遢鬼的罪名。
公共图书馆呢?作为专门出借图书的机构,它能让借阅者免受施暴于人的心理折磨吗?图书馆里的书,准确来说,就像明码标价、任人鱼肉的风尘女子。来光顾此地的都是些狂热分子,他们在分门别类的书架间着了魔似的来回穿梭,挑挑选选,尽情享受着撒野的痛快,而这一切都发生在正襟危坐的图书管理员眼皮底下。可怜的管理员!因为兰波2的谩骂,他们已经收敛许多,如果偶尔态度恶劣、为难读者,那一定不是针对某个来借拉布雷东1作品的中学生,而是有人竟然对这位作家一无所知!再说,根据《解放报》2的报道,令图书管理员头疼的 问题是那些家伙总是站着看书,就在书架前面,旁若无人,把过道都挤满了!卧病在床:姑婆、妈妈和我我能读那么多书,首先要感谢生病。
起初是一个长年卧病在床的姑婆,自己琢磨出一套小学教师的育人理论,决定教我识字。她其实不是我的什么姑婆——每户人家都有那么几个牵扯不清的假亲戚。事实上,她是我祖母的德国侄女以前的英语老师(说得够清楚了吧)。除了我的玛德莱娜表姑,即她以前的学生之外,我想也只有我才能忍受富尔夫人,也就是被我们尊称为姑婆的夫人。
在我这个小孩的眼里,她老得至少有两百岁了。她订阅了所有的杂志,身边总是围着一堆书,坐在床上运筹帷幄, 着“珍珠”(La Perle)的文化生活。皮埃尔叔叔有时不得不放下手中的一切事情,赶去圣艾蒂安1的书店取回她订购的书籍。每个沾亲带故的亲戚家的孩子,识字之后都要被召集到姑婆跟前结结巴巴背诵字母表。 的孩子在床边给她念书,小一点儿的要接受知识测验,大人们也得依照指示温习哲学书籍。每年暑假,文学恐怖笼罩着位于上卢瓦尔省的圣西戈莱娜2。在巨大的压力之下,竟然没有人背叛家族选择做文盲,真是奇迹!四岁的我还不够格参与这些活动,便被派去给姑婆充当杂役,掸刷她床单上巨大的绣花,收拾书本,拍打枕头,帮她挪动台灯或者拉开窗帘。我喜欢这份差事:她不仅不抱怨我带去的果酱饼难吃,心情愉快的时候还讲故事给我听,而且不全是用来说教的故事。自然而然地,她就按捺不住好为人师的冲动,发誓要在假期结束之前教会我识字。懵懵懂懂中,我给自己锻造了奴役的锁链。
有一段时间,我也和其他人一样开始惧怕她的热情,幸好,我要提前回巴黎了。悲哀的是,妈妈见我学得如此投入和辛苦,决定亲自教我认字。后来人们惊愕地发现,在花样百出的教导之下,我竟然没有学会大声朗读,甚至偶尔还会口吃。
姑婆究竟是病了还是老了?我想可能是病了,因为若干年之后,有一次我告诉她我“生吞了几个鸡蛋”3,她笑得都喘不过气来了。那时,我已经到了读《呼啸山庄》的年纪,姑婆还活着。
在这两段插曲之间的几年,我自己也时常生病,这和读书不无关系。早上,只要体温降到39.2度,我就有权看画报,因为人们觉得读画报不累人。我总在怀念那些快乐的上午:我坐在乱糟糟的床上,妈妈戴上擦澡手套帮我洗漱,用古龙水抹遍我全身,帮我换上干净的睡衣,把我抱到躺椅上,给我盖上鸭绒被。然后,她打开窗户,开始整理床铺。干净的床单、鼓鼓的枕头、新鲜的空气,这一切令人愉快,尤其当我发现妈妈在拍打过的被子下面藏了两本《淘气鬼莉莉》和《米老鼠》,我的心中充满了感激,因为我知道妈妈从骨子里讨厌“愚蠢的”儿童读物。
后来,妈妈染上肺结核住进了医院,而我被送去了寄宿学校。妈妈在医院里没完没了地注射对氨基水杨酸,也读完了欧仁·苏4和蓬松·杜·泰拉伊5的书。
《巴黎的秘密》让她格外开心(她实在不该!),以至于不得不改变要读的书目:她总是看得哈哈大笑,笑声引发了致命的咳嗽。医生暂时禁止妈妈读书,于是她决定把《茶花女》和《波西米亚人》改编成亚力山大体的四幕悲喜剧(妈 努力当然都以失败告终)。
一年以后,我们俩都回到了家,家里还多了个佣人昂里埃特,是个红头发的诺曼底女人。她的厨艺很好,可妈妈几乎不碰她做的菜。有时候,到了下午四点钟左右,妈妈突然觉得饿了,昂里埃特就趁机为她做蔬菜炒鸡蛋或者奶油小牛肉片。她渐渐发现妈妈这种突如其来的饥饿感是读侦探小说引起的,于是在买菜回来的路上,她就去书店翻翻黑色悬疑系列,只要书里能找到三明治、香肠和硬壳蛋这些词,她就买下来。运气好的时候,她能说动妈妈尝尝她拿手的兔里脊肉。她称呼妈妈为“夫人”,以第三人称和妈妈说话,对她尊崇得五体投地。只要暴风雨一来,她便躲到妈妈怀里,请求我们切断电源、放下百叶窗、关上窗户。这时,妈妈会为她端来一杯橙汁,还轻轻洒几滴在她的太阳穴上。
如果那个时候就有热爱美食的巴斯克斯·蒙塔尔万6的侦探小说,妈妈也许还活着,而昂里埃特肯定已经成为兼营诺曼底和加泰罗尼亚美食的餐厅主厨了。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我不愿在书上留下任何字迹—它们不知羞耻地出卖主人,玷污他的满腔热忱,暴露他的阅读习惯。相反,我喜欢那些乍一看令人错愕不解的发现,譬如墨汁般乌黑的一圈咖啡渍,让书页变得透明的油渍。我喜欢有些沙粒落在书里,把书撑得格外丰满。我喜欢打开书本时,三片罂粟花瓣或一朵不知名的野花辗转飘落下来。它们唤醒了记忆深处的某个地点、气味、季节或者某个人,远远胜过任何注解。
在页边的空白处做笔记?坚决反对。但要是一时找不到纸,我会心安理得地翻开最后一页(只在这一页),在上面描画公车里一位妇人的肖像,或者趿拉着凉鞋的我的脚。我也曾蜷缩在阁楼的沙发里,一边啜泣,一边在那一页上写满痛斥弗朗索瓦的文字。
虽然厌恶书签,我的书里却塞满了各种琐碎玩意儿,比如旧时的信笺、购物清单……它们总是伺机透露一些已被遗忘的秘密。把它们从挤挤挨挨的书页里解救出来,这些来自时间深处的不速之客会泄露关于某一天的回忆。往昔短暂地复活了。这感觉奇妙而强烈,丝毫不亚于一眼瞥见某个作家或朋友多年前在书上亲笔题赠的句子。
书有两个生命,它们讲述自己的故事,也见证了我的生活。
但最美妙的,还是裁开连在一起的书页。有一天我在地铁里埋头裁书,一位少女看见了,低声对男友气愤地说:“现在的书卖得这么贵,竟然还有漏裁的书页!”她不知道,今天看来稀奇的事在过去却是惯例。她低估了裁书这项运动带来的感官愉快,各种技巧、风格和工具,学问大着呢。可以把书边裁得光滑平整,也可以留一条长了胡子的毛边。可以边读边裁,也可以一口气全部裁好再读。有人偏爱磨得尖锐锋利的裁书刀,但我喜欢让书长胡子,就用一张地铁票以纸裁纸,或者用打磨过的竹片,再不济还可以用一把又钝又缺口的小刀的刀背(我不喜欢金属与纸张这样亲密接触)。说到底,只要能弄出卷卷的、绒绒的毛边,为灰尘留下它们未来的巢穴,拿什么裁都无所谓。
买回来的书已经不堪重负:书腰、护封、插页、条码、防盗磁条、作者的照片、书商的神秘标记……这些附加品惹得读者更加心痒难耐,觉得自己也该凑凑热闹。当然,在动手之前,他会经历一番思想斗争,并且暗自觉得羞愧。反正我是觉得挺不好意思的:找个地方留下自己的大名,这种行为暴露的鄙俗和小气,我完全能够领会。然而有时候,我还是克服了羞耻心,把名字偷偷签在封底的背面。这种无法抑制的占有欲根深蒂固,可以追溯到我学生时代遭受的心理挫折。那时候,课本用完是要留给新生的,无论谁都不可以在书上做标记。要辨认出我的书,得靠那枚双道蓝色花边的书签和翻折的书角。只有《拉加尔德和米夏尔教程》逃脱了隐姓埋名的命运,因为学校认为它将跟随我们终生。总之,从那以后,我就开始了各种报复行动。
我有一个迂回的办法来掩饰自己的幼稚行为:给书盖上自制的印章。我用小刀在橡皮上刻,用回形针在王子街旧货店里淘来的肥皂石上刻。我的名字缩写是“AF”,和“法国行动” 一样,所以就换成花体的“AFr”,但一定得用红、绿或者蓝色的墨水,以免和臭名昭著的纳粹党徽混淆。最近,我在一块“马拉牌”橡皮上刻了一根结着三个油橄榄的橄榄枝。深思熟虑之后,我决定把它送给多姆,他的儿子在埃罗省有三个油橄榄园,每年都能榨出上好的橄榄油。
为了帮我克服刻章的冲动,几年前的一个圣诞,奥利维埃用一块圆锥形梨木给我刻了一枚双面印章,图案是一本书,左边页面上有一个“A”,右边则是一个“F”。印章一面的图案很小(是给袖珍书准备的),另一面的图案大一些(可以盖在普通的书本上)。我知道,看到我充分利用这枚印章,奥利维埃一定和我一样快乐。我把印章轻轻摁进鲜红的日本印泥中,再对准编辑的名字,用尽全身力量狠狠压下去,无比痛快。可是如果印章盖反或者盖歪了,我又会后悔多此一举……算了,这样也好看,有喜剧效果。
有时,我也梦想拥有一张标有年份的真正的藏书票,但那似乎过于郑重,有点儿自命不...
一看到书上的条形码我就气得冒烟,这个钉齿耙样的怪物蛰伏在封底,趾高气扬地炫耀着书商的胜利。为什么没人改变一下条形码的图案,让它看起来顺眼些呢?让– 毕说他见过设计成笼子模样的条形码,奥卡斯告诉我有人在上面加盖了三角形房顶,将它改造成帕特农神庙!我自己也有一次成功经验:在一本朋友赠送的书上,把条码涂改成两匹斑马。我还动过要把它改造成两头大象的念头,好让它们稳稳镇住我的书。
在我看来,图书馆里的书就像是明目张胆地勾引嫖客的妓女,而读者则是偏执狂,在分门别类的书架上慢条斯理地精挑细选,有种在法官眼皮底下召妓的痛快感觉。可怜的图书管理员……
书本喜爱灰尘,与之亲近;尘土也乐意结缘,温柔地覆盖书本。别想掸去这些灰尘。书架上的书本堆得参差不齐,只管拿鸡毛掸子掸遍,它们只是恶作剧般从一本书落到另一本上。只有春季大扫除才能(或者才可能)把积灰彻底清除,那时书架会干净得像瑞士疗养院。然而透过锃亮的玻璃,还是看得见细小的尘埃在阳光下嬉戏,就等一阵微风把它们又吹落到书上。
人们心甘情愿地忍受积在书本和酒瓶上的灰尘,大概因为那代表着某种贵族气质。将鼻子埋进书本前,我会吹掉书上的积灰,这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只有巴黎会产生这样一本书。
这是安妮•弗朗索瓦五十年读书时光的回忆录。从记事起,安妮就生活在一群为书痴狂、将阅读视为主要生存方式的巴黎人中间。一年夏天,弗朗索瓦家所在的公寓失火,母亲是最后撤离火场的人:穿着睡衣,腋下还夹着一本书。后来,作为一家著名出版社的编辑,安妮在阅读中度过了 自己大部分职业生涯 ,与书发生了许多奇妙的际遇,也积累了形形色色的故事和话题。
只要读书,就有怪癖。在一个热情、调皮、温柔的书痴笔下,与书有关的每件事都很有趣,也都无可避免地产生令人抓狂的问题。而读书不仅是智力的、并且是感官的经历,有色彩和声响,气味和触感,肌肉和神经,记忆与遗忘,是关于心灵、时空和生命的热情诗。
安妮•弗朗索瓦不是藏书家,只是一个纯粹的爱书人。她来自一个儿童以读书作为主要娱乐的年代,阅读对她来说是最无害的游戏,而她也始终保持着业余爱好者的精神,对书的热爱如孩童喜欢糖果般纯真自然。
★编辑推荐
告诉我你读了什么,我就告诉你,你是谁。
书会入侵读者的房间,卷入他的爱情、家庭、友谊、职业交往……而一个人的藏书,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他的自传,关于他归属的部落,他围绕着书构建的整个生活。
本书是一个巴黎书痴所有与书有关的幸福回忆。最亲爱的朋友在这里遇见彼此。
安妮•弗朗索瓦的笔触是轻盈的、有趣的、敏感的,无论触碰、抓挠或抚摸都具有同样的精度。在她笔下,中年的沧桑与孩童的热情富于魅力地融为一体。
★本书获得2014年傅雷翻译奖最佳新人奖。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8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网站更新速度:9分
使用便利性:4分
书籍清晰度:7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是否包含广告:8分
加载速度:7分
安全性:8分
稳定性:6分
搜索功能:3分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情节曲折(159+)
- 品质不错(415+)
- epub(614+)
- 下载速度快(554+)
- 傻瓜式服务(365+)
- 体验还行(520+)
- 实惠(376+)
- 速度慢(620+)
下载评价
- 网友 瞿***香: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敖***菡: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车***波: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习***蓉:
品相完美
- 网友 丁***菱: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屠***好:
还行吧。
- 网友 温***欣: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权***波: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曾***文:
五星好评哦
- 网友 宓***莉: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濮***彤: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寿***芳: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扈***洁:
还不错啊,挺好
喜欢"读书年代 : 带上所有的书回巴黎"的人也看了
高中历史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岳麓版 2018版高中同步 5年高考3年模拟 曲一线科学备考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正版 江苏省绿色建筑发展报告(2020)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北京城市地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全新英语听力·二年级(提高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叉车操作工培训教程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农田水利/图说历史丰碑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9787553418537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2023)理科综合--《高考模拟试题汇编(全国卷)》 (38+10) 北京天利考试信息网 著 自由组合套装文教 正版图书籍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法律知识考试要点与试题解答 2009新编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考试辅导教材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劳动合同法及实施条例321个实际疑难问题详解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史努比漫画全集13(1975-1976)[美]查尔斯·舒尔茨水利水电出版社【现货实拍 可开发票 下单速发 正版图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技艺·记忆 孟芳 著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中国古代文史经典读本:关汉卿戏曲选评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海绵城市绿地建设管理技术指南与实践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2021秋 长江全能学案 长江作业本五年级数学语文上册小学5年级长江全能学案英语同步练习册人教版课本同步课时作业天天练阳光课堂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地铁是怎样运营的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FAST征程 中国天眼逐梦苍穹解天问吴蔚贵州科技出版社9787553211206蔚蓝书店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克拉莫60首钢琴练习曲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实用照片(色彩静物)/敲门砖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世界经典文学名著 名家名译精装版 凡尔纳机器岛00名家名译全译本精装 青少年版原著世界经典名著小说中文书籍外国文学小说 世界名著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7分
人物塑造:6分
主题深度:8分
文字风格:9分
语言运用:5分
文笔流畅:5分
思想传递:7分
知识深度:5分
知识广度:9分
实用性:6分
章节划分:5分
结构布局:8分
新颖与独特:4分
情感共鸣:6分
引人入胜:3分
现实相关:7分
沉浸感:6分
事实准确性:8分
文化贡献: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