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日有清欢:二十四节气里的诗与人(文珍作品)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风日有清欢:二十四节气里的诗与人(文珍作品) 风日有清欢:二十四节气里的诗与人(文珍作品)精美图片](https://img3m8.ddimg.cn/69/20/29487318-1_h_11.jpg)
风日有清欢:二十四节气里的诗与人(文珍作品)电子书下载地址
- 文件名
- [epub 下载] 风日有清欢:二十四节气里的诗与人(文珍作品) epub格式电子书
- [azw3 下载] 风日有清欢:二十四节气里的诗与人(文珍作品) azw3格式电子书
- [pdf 下载] 风日有清欢:二十四节气里的诗与人(文珍作品) pdf格式电子书
- [txt 下载] 风日有清欢:二十四节气里的诗与人(文珍作品) txt格式电子书
- [mobi 下载] 风日有清欢:二十四节气里的诗与人(文珍作品) mobi格式电子书
- [word 下载] 风日有清欢:二十四节气里的诗与人(文珍作品) word格式电子书
- [kindle 下载] 风日有清欢:二十四节气里的诗与人(文珍作品) kindle格式电子书
寄语:
文珍全新散文集,写给热爱生活、认真生活的你。二十四篇玲珑文章,写尽节气的韵致,感受中国人独有的生活美学。
内容简介:
“过去的诗人想不到自己会被后世反复诵读,以此想象岁时秩序井然的旧日——但我却想让未来的人知道,我所生活的世纪,仍有无数热爱生活的中国人,认真而有仪式感地活在当下。”
本书是作家文珍对自己跨时三年的阅读、生活、观察世界的记录,借与廿四节气相关的古典诗词破题,读书、远游、觅友、怀人,昨日之诗与今日之事互为观照,于四时风物留心日常情境,古老节气亦可作体察当代生活的新刻度。
书籍目录:
自序 雾月初霜之风日有情
立秋:风烟做出秋模样,人间万事成惆怅
处暑:一向年光有限身,彩云易散琉璃脆
白露:草木摇落露为霜,忧来思君不敢忘
秋分:吹来何处桂花香,恰今日平分秋色
寒露:江山如彼君如此,恰似玉壶寒露冰
霜降:霜作晴寒策策风,野鸟相呼柿子红
立冬:花柳春风入戏场,风月已供无尽藏
小雪:荷尽已无擎雨盖,红炉小雪照夜白
大雪:檐下风灯明复灭,梅花一半未曾开
冬至:吹葭六管动飞灰,至日天心无改移
小寒:辛苦孤花破小寒,服杀虚空解作诗
大寒:大寒岂可无杯酒,溪流落石有依归
立春:从此江山春意劝,剪尽春云作舞衣
雨水:雨水从教正月半,美人慵翦上元灯
惊蛰:野阔风高吹烛灭,细筛微雨落梅天
春分:一曲清歌无误顾,浅黛春山处处纱
清明:日落狐狸眠冢上,湖色春光净客船
谷雨:昨夜春风欺不在,一年弹指又春归
立夏:余春只有二三日,初夏恨无千百场
小满: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芒种:此时情绪此时天,枕冷簟凉小神仙
夏至:野有蔓草露漙漙,风檐萤火出苍苔
小暑:竹深树密虫鸣处,暂归亦可小团栾
大暑:当石渠中浸酒瓶,火流行看放清秋
作者介绍:
身份证上的名字就是文珍。出过几本书,得过一些奖。长期被称为青年作家,近偷偷自行去掉了前两个字。三猫大富之家,但多年不计后果搜罗的书、瓷器、布和玩具找不到地儿放。迷路爱好者和精神少数民族。近年开始打羽毛球,游泳只会仰泳,因为省力。在波涛起伏的海面躺平,可以尝到雨水的味道。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立冬花柳春风入戏场,风月已供无尽藏秋收冬藏。立冬大抵是万物藏身避寒的开端,在我的理解里,就是天地由丰盈而衰减,一切慢慢归于空无的过程,终落得个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再从零开始,重新进入下一个四季轮回。但在我国大多数地方,立春时雪尚未落,南方甚至还有二十天的“小阳春”,欲寒还暖,暖得像靠不住的情话,短得像会永远被爱的幻觉—温度终归要慢慢降下来的。季节的减法开始了。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有副挂在书斋的对联很有名,“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意思是笔触少有笔触少的好处,清瘦也有清瘦的风姿。三秋,四舍五入也就到了冬天,正是立冬前后树叶日渐凋零的时节。而同为清代名士的王国维却想不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大清国没了就是没了……对别有怀抱的伤心人来说,任何失去都可能变成压垮骆驼的后一根稻草,而再等不及下一个春天的到来。宋代有一个叫程公许的诗人更丧,专门在立冬反复写诗悼念一位姓姚的朋友:认取太虚无一物,本无幻翳况空花。——《立冬节斋宿竹宫悼姚高士》这位程公许,一生诗名不算显赫,留下的近百首诗词多数都是悲观厌世的调子;这位姚高士想必是他的重要朋友,因为悼词一写就是五首,里头好的就是这一句。但冬天才刚来,调子就这样灰,贾政之类的大人先生看到了,肯定要大摇其头说“失之过悲,不吉”了。其实说起来,《红楼梦》美的场景多数在冬天,譬如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 暖香坞雅制春灯谜》,便又有姐妹联句,又有宝玉求梅,又有宝琴立雪;也是秋末冬初时节,宝钗让薛家当铺送了螃蟹进园给老太太赏桂助兴,姐妹们也就此作起诗来—红楼诗词里,我爱黛玉的《问菊》,“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但曹公却安排宝钗蟹诗拔得头筹,大概暗示她懂世情,借写蟹道“皮里阳秋”。黛玉体弱原吃不多,吃了一夹子就放下了—我是吃货,每每看到此处就忍不住想这一夹子到底有多少。可以肯定的是绝非蟹腿蟹螯,很难想象姣花弱柳的黛玉肯费劲弄开蟹壳图那一丝丝肉。《红楼梦》的秋冬之交是不吃饺子的。饺子同“交子”,北方的每个节日差不多都要吃这劳什子,不光立冬要吃,冬至也要吃,春节更要吃,翻过年去,元宵节还吃—可见书里写的还是南京而非北京,新鲜螃蟹从湖里捞出来,拣绝大的装几篓送到贾府,仿佛是很便易的事。古代不比现在生鲜物流便捷,不会一年四季满大街都是“阳澄湖大闸蟹专卖”。这两年大家都知道吃不到真的阳澄湖大闸蟹了,兴化蟹、盘锦蟹也渐渐流行起来。说起来郑板桥就是兴化人,我有一年秋天去兴化吃蟹,还去过板桥纪念馆,赏了半天独步天下的竹画和像竹子一样风骨凛然的字。总之新时代的螃蟹需经过各种专业化捕捞运送,才能抵达千家万户的餐桌,说起来当然是时代的进步,吃货的福音,连我常去剪头发的理发店小哥,因为老家在苏北,也兼职做起了这门生意,一个秋天总能推销出去上千斤蟹。因适逢立冬,便多说几句蟹。古人好像特别在意立冬这个节气,大概寒天不好打熬,因此要打起全部精神应对,早先还有迎冬之俗。说惯迎春,却没想到冬也是要迎的:坏天气原本更需严阵以待。《吕氏春秋·孟冬纪》里说:“先立冬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斋。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还,乃赏死事,恤孤寡。”这里的“死事”,即为了戍边不惜战死疆场的“死士”。从晋到汉,皇帝老儿都要在这天下令文武百官戴“温帽”,着棉袄—温帽就是暖帽,大概是一种冬天百官通戴的官帽,类似冬天的制服。连属下的戴帽穿袄也要专门下令,简直像控制狂。这控制狂还要专门请京城的“耆宿”也即年老德高的老头子们吃酒菜,只不知道御筵有没有蟹吃—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十月立冬,明末李渔把整个农历十月都称作“蟹秋”,立冬节气好像总逃不掉螃蟹的腥香,想象一下上百个大爷在殿上大啖螃蟹的场面,委实十分壮观。但吃蟹其实自古便是文人雅事。写了《夜航船》《陶庵梦忆》的张岱,就曾写过专门吃蟹的文章;民国也有梁实秋的名文《吃蟹》,更不要说李渔每年一入夏就开始拼命攒买命(蟹)钱—视蟹如命,故有此说。李渔一生寄情戏曲,却更乐意自称“蟹仙”,其《闲情偶寄》里有绝妙文字:“螃蟹终身一日皆不能忘之,至其可嗜、可甘与不可忘之故,则绝口不能形容之。”自况平生独此一乐,和蟹比起来,富贵荣华都成了烟云。现在都说小龙虾很适合聚会吃,因为要剥壳腾不出手看手机,正好可以聊天;吃蟹又比小龙虾多几分闲适,因为手脚不停的同时,不至于满手油腻—世人皆知螃蟹宜清蒸,香辣蟹反而入了下品。据说吃蟹的境界,是花一下午辰光仔仔细细拆一只蟹,并不借助蟹八件之类,光以蟹之步足攻蟹之螯,吃干抹尽后一丝肉,还能完整地拼回一只蟹,方是本事。我小时候不怎么吃蟹,长大后研究生好友是江苏人,把我带入“食蟹教”,便一发而不可收,年年秋冬都要吃好几次;后来因为贪玩养了两只小相手蟹,又不大吃了,好友知道内情,气得一再强调:“你养的那俩多算蟛蜞,那么小—我半天功夫就给你糟出来了。”这个“糟”,就是糟醉蟹醉虾的“糟”,不愧是残害水族无数的江南人士。但我这不好在饭桌上轻易和别人说出口的理由,就像蒙田说的“人类往往习惯于自设障碍”。老早前打过一个叫“植物大战僵尸”的游戏,里面有一关,打着打着,许多墓碑就会像蘑菇一样从地底冒出。渐渐墓碑越来越多,可播种抵御僵尸的植物的空地越来越少。此刻想起来,倒有一点像人生。不可说,不能说的事情越来越多。而这些当时没说、之后就再没机会说的话,都是秘密,都会被好好地藏起来。——又回到了立冬的藏。我以为会写“藏”之妙处的,还数苏东坡,“惟有王城堪隐,万人如海一身藏”(《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即便一直仕途不顺,他也很会用“藏”来安慰自己: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明明是人生在世不称意,结果说成“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这里的“行”和“藏”,分别指代的是出仕为官和归隐山林。意思是朝廷用不用我在它,而肯不肯出仕却在我,实在是不卑不亢到了极点。但他解释得好的“藏”,还在《前赤壁赋》里。和友人荡舟赤壁,友人感叹曹操“固一世之雄,而今安在哉”,此时在江渚之上荡舟,实在不能不感慨“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对此疑似妄自菲薄,东坡作如是答: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意思是,天地虽然善变,却也恒常。为什么呢?因为清风明月,赏心悦目,造物的无穷无尽都是恩宠,而你我可以长久欣赏却不费一文钱。似说及时行乐,境界却又胜之,因为这里还藏了改变的意思。万事原本都是虚空,都是捕风,人生下来便一步步走向死亡,但却不能说死就是一切,因为在向死而生的过程中,人还可以创造对抗虚无。只有这样,才不辜负造物的无尽藏,无限意。清朝的金圣叹有一副自题联,意思也差相仿佛:“雨入花心,自成甘苦;水归器内,各现方圆。”后一句说外在境遇改变,而人可如水一般随遇而安;内心甘苦,只和自我修为有关,和风霜雨雪都没有关系。而这,或许才正是“冬藏”的深意。春生万物,夏日葳蕤,秋产丰饶,到冬归零,一切喧嚣归于宁静,才渐渐现出本相来。藏孕育了壮阔的可能性。一切交予时间,一切留给等待。关于“藏”字,还有一个《五灯会元》里的偈子不得不提,也刚好是东坡先生的同时代人,宋代大和尚释如净写的:开无间地狱,现阎罗大王。聚夜叉一部,列牛头两行。与其进者剑树上猛火进用,与其退者刀山里寒冰退藏。叵耐饭饱弄筋,判断屎急尿床。花柳春风入戏场。禅语难解,如净又是东南丛林有名的禅师,日本曹洞宗的始祖,主张以心传心,见心成佛。我自己胡乱解之,以为春花秋月都成了旧事;与其耽于追忆或一味蛮勇,在刀山火海穿行,还不如退之藏之,把那些曾经灼热的情感冰封以待来年。佛家无差别心,不避屎尿屁,判断是非,只在一念之间。如净还有另一首偈子也极有画面感:竿木随身,逢场作戏。释迦老子毒花开,达磨大师王小二。吹笛打鼓,搀行夺市,万象森罗笑点头。这几句颇有现代无厘头歌词之趣,又很像王小波的小说,大师王二并行不悖,佛祖也可视作毒花,这一番逢场作戏过市招摇,风流遍地,怨不得“万象森罗笑点头”。所谓“谑浪笑敖,中心是悼”(《邶风·终风》),看到花柳春风的好光景,心底已预先备好来年寒冬的凛然。退一步说,如果早知祸福会不断转化,开心时留一点余地,伤心时也就不至于五雷轰顶,一蹶不振。冷天黑得早,白日也就显短,闭门不出正好读书。念几句偈子,猜一二谜藏,等滴水成冰的天气终于过去,制谜的人自己都忘了谜底。但无论南方北方都要记得“补冬,补嘴空”,因为不贴膘何以度过严冬。这或许是放诸四海而皆便于实施的道理,不过还是不要吃太多的好,否则就要像《小艾》里的五太太:五太太依旧侍立在一边……却是十分局促不安。一双手也没处搁,好像怎么站着也不合适,先是斜伸着一只脚,她是一双半大脚,雪白的丝袜,玉色绣花鞋,这双鞋似乎太小了,那鞋口扣得紧紧的,脚面肉唧唧的隆起一大块。可不是又胖了!连鞋都显小了。她急忙把脚缩了回来,越发觉得自己胖大得简直无处容身。她倒也想藏,就是无地自容。好在人世间还有一种游戏叫捉迷藏。站定了喊一声:“都准备好了吗?”再名正言顺地作鸟兽散。等被伙伴找到的空隙,不妨悄悄打个盹儿,梦见春的雨,夏的花,秋的月,而不用怕人知道—反正冬就是藏。就是“雪隐鹭鸶飞始见,柳藏鹦鹉语方知”,花柳春风都写进戏文,无边风月皆作了索隐。立冬,也是藏春。春天总会再来。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每年夏天结束进入秋天的此刻,都是特别容易感到沮丧的时刻。因为又一年流光虚掷——当然也有高兴的时候,特别是吃到很甜的玉米和玫瑰香葡萄时。
二十四节气里就只处暑有“处”这个字。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处”是躲藏,终止意思。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
每年夏天结束进入秋天的此刻,都是特别容易感到温丧的时刻。因为又一年流光虚掷。
总而言之,八月于我是非常特殊的季节。是夏末,又是秋初。是一切盛大的终结,也是若干衰败的开端,是正午炎热的寂静,又是深夜沁凉的蛩鸣。是关于春夏的蜜糖梦境,又是一年所余无多直奔寒冬的现实。
我因此发现我不喜欢的原来不是秋天,而是时间的流逝。而秋天的过错在于落在下半年,更容易让人觉得急凋年。
据说住在赤道的人,一年之中会有两天,正午十二点低头看不到自己的影子。
李廌«送苏伯达之官西安»
好去西安苏县丞,千年求友近严陵。江山如彼君如此,正似玉壶寒露冰。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知识 诗文 故事。从文学再一次进入二十四节气。
说不尽的二十四节气,读不完的诗人文心
立春东风解冻,夏至蝉始鸣,寒露时菊有黄华,小雪闭塞而成冬。
从古到今,从农人到文人,每个人都有与节气相关的生命体验。在本书中,文珍以关于节气的古典诗词破题,辅以二十四节气的民俗小知识,融汇古今。
宋祁写立春“剪尽春云作舞衣”;陆游写“立夏余春只有二三日,烂醉恨无千百场” 。无名氏写秋分“金风送爽时时觉,丹桂飘香处处闻”,东坡于小雪日再访赤壁……每个诗句背后都藏着一时的天气,一时的心情。斗转星移,人随时序生长。老病生死有时,珍重欢喜亦有时。百年前的古人与我们在节气中感受着情感的同频共振。
向古人偷师,将日子活出新鲜感。
这是中国人独有的生活美学,是点缀平凡生活中的仪式感。
立春日吃春饼、戴春燕;清明时节,杏花春雨,宜踏春,宜寻访故人;秋分,丹桂飘香;霜降前后,柿子风味……从古由来的节俗可见,古人皆是生活家,每日都能活出新鲜趣味。向古人偷师,点缀自己的生活。诚如作者所说:“我想让未来的人知道,我所生活的世纪,仍有无数热爱生活的中国人,认真而有仪式感地活在当下。”
平装裸脊,开本单手可握,封面设计清雅可人,可以随身携带的日常好物
此次开本选择了单手可握的小32开,线状裸脊,可完全摊开。70克天岳书纸,平滑柔软。特邀汐和担纲整体装帧设计,封面清雅可人。内文根据季节变化,采用中国传统的红、绿配色印刷。内外相照,“文质彬彬”。
书摘插图
立冬花柳春风入戏场,风月已供无尽藏秋收冬藏。立冬大抵是万物藏身避寒的开端,在我的理解里,就是天地由丰盈而衰减,一切慢慢归于空无的过程,终落得个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再从零开始,重新进入下一个四季轮回。但在我国大多数地方,立春时雪尚未落,南方甚至还有二十天的“小阳春”,欲寒还暖,暖得像靠不住的情话,短得像会永远被爱的幻觉—温度终归要慢慢降下来的。季节的减法开始了。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有副挂在书斋的对联很有名,“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意思是笔触少有笔触少的好处,清瘦也有清瘦的风姿。三秋,四舍五入也就到了冬天,正是立冬前后树叶日渐凋零的时节。而同为清代名士的王国维却想不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大清国没了就是没了……对别有怀抱的伤心人来说,任何失去都可能变成压垮骆驼的后一根稻草,而再等不及下一个春天的到来。宋代有一个叫程公许的诗人更丧,专门在立冬反复写诗悼念一位姓姚的朋友:认取太虚无一物,本无幻翳况空花。——《立冬节斋宿竹宫悼姚高士》这位程公许,一生诗名不算显赫,留下的近百首诗词多数都是悲观厌世的调子;这位姚高士想必是他的重要朋友,因为悼词一写就是五首,里头好的就是这一句。但冬天才刚来,调子就这样灰,贾政之类的大人先生看到了,肯定要大摇其头说“失之过悲,不吉”了。其实说起来,《红楼梦》美的场景多数在冬天,譬如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 暖香坞雅制春灯谜》,便又有姐妹联句,又有宝玉求梅,又有宝琴立雪;也是秋末冬初时节,宝钗让薛家当铺送了螃蟹进园给老太太赏桂助兴,姐妹们也就此作起诗来—红楼诗词里,我爱黛玉的《问菊》,“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但曹公却安排宝钗蟹诗拔得头筹,大概暗示她懂世情,借写蟹道“皮里阳秋”。黛玉体弱原吃不多,吃了一夹子就放下了—我是吃货,每每看到此处就忍不住想这一夹子到底有多少。可以肯定的是绝非蟹腿蟹螯,很难想象姣花弱柳的黛玉肯费劲弄开蟹壳图那一丝丝肉。《红楼梦》的秋冬之交是不吃饺子的。饺子同“交子”,北方的每个节日差不多都要吃这劳什子,不光立冬要吃,冬至也要吃,春节更要吃,翻过年去,元宵节还吃—可见书里写的还是南京而非北京,新鲜螃蟹从湖里捞出来,拣绝大的装几篓送到贾府,仿佛是很便易的事。古代不比现在生鲜物流便捷,不会一年四季满大街都是“阳澄湖大闸蟹专卖”。这两年大家都知道吃不到真的阳澄湖大闸蟹了,兴化蟹、盘锦蟹也渐渐流行起来。说起来郑板桥就是兴化人,我有一年秋天去兴化吃蟹,还去过板桥纪念馆,赏了半天独步天下的竹画和像竹子一样风骨凛然的字。总之新时代的螃蟹需经过各种专业化捕捞运送,才能抵达千家万户的餐桌,说起来当然是时代的进步,吃货的福音,连我常去剪头发的理发店小哥,因为老家在苏北,也兼职做起了这门生意,一个秋天总能推销出去上千斤蟹。因适逢立冬,便多说几句蟹。古人好像特别在意立冬这个节气,大概寒天不好打熬,因此要打起全部精神应对,早先还有迎冬之俗。说惯迎春,却没想到冬也是要迎的:坏天气原本更需严阵以待。《吕氏春秋·孟冬纪》里说:“先立冬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斋。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还,乃赏死事,恤孤寡。”这里的“死事”,即为了戍边不惜战死疆场的“死士”。从晋到汉,皇帝老儿都要在这天下令文武百官戴“温帽”,着棉袄—温帽就是暖帽,大概是一种冬天百官通戴的官帽,类似冬天的制服。连属下的戴帽穿袄也要专门下令,简直像控制狂。这控制狂还要专门请京城的“耆宿”也即年老德高的老头子们吃酒菜,只不知道御筵有没有蟹吃—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十月立冬,明末李渔把整个农历十月都称作“蟹秋”,立冬节气好像总逃不掉螃蟹的腥香,想象一下上百个大爷在殿上大啖螃蟹的场面,委实十分壮观。但吃蟹其实自古便是文人雅事。写了《夜航船》《陶庵梦忆》的张岱,就曾写过专门吃蟹的文章;民国也有梁实秋的名文《吃蟹》,更不要说李渔每年一入夏就开始拼命攒买命(蟹)钱—视蟹如命,故有此说。李渔一生寄情戏曲,却更乐意自称“蟹仙”,其《闲情偶寄》里有绝妙文字:“螃蟹终身一日皆不能忘之,至其可嗜、可甘与不可忘之故,则绝口不能形容之。”自况平生独此一乐,和蟹比起来,富贵荣华都成了烟云。现在都说小龙虾很适合聚会吃,因为要剥壳腾不出手看手机,正好可以聊天;吃蟹又比小龙虾多几分闲适,因为手脚不停的同时,不至于满手油腻—世人皆知螃蟹宜清蒸,香辣蟹反而入了下品。据说吃蟹的境界,是花一下午辰光仔仔细细拆一只蟹,并不借助蟹八件之类,光以蟹之步足攻蟹之螯,吃干抹尽后一丝肉,还能完整地拼回一只蟹,方是本事。我小时候不怎么吃蟹,长大后研究生好友是江苏人,把我带入“食蟹教”,便一发而不可收,年年秋冬都要吃好几次;后来因为贪玩养了两只小相手蟹,又不大吃了,好友知道内情,气得一再强调:“你养的那俩多算蟛蜞,那么小—我半天功夫就给你糟出来了。”这个“糟”,就是糟醉蟹醉虾的“糟”,不愧是残害水族无数的江南人士。但我这不好在饭桌上轻易和别人说出口的理由,就像蒙田说的“人类往往习惯于自设障碍”。老早前打过一个叫“植物大战僵尸”的游戏,里面有一关,打着打着,许多墓碑就会像蘑菇一样从地底冒出。渐渐墓碑越来越多,可播种抵御僵尸的植物的空地越来越少。此刻想起来,倒有一点像人生。不可说,不能说的事情越来越多。而这些当时没说、之后就再没机会说的话,都是秘密,都会被好好地藏起来。——又回到了立冬的藏。我以为会写“藏”之妙处的,还数苏东坡,“惟有王城堪隐,万人如海一身藏”(《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即便一直仕途不顺,他也很会用“藏”来安慰自己: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明明是人生在世不称意,结果说成“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这里的“行”和“藏”,分别指代的是出仕为官和归隐山林。意思是朝廷用不用我在它,而肯不肯出仕却在我,实在是不卑不亢到了极点。但他解释得好的“藏”,还在《前赤壁赋》里。和友人荡舟赤壁,友人感叹曹操“固一世之雄,而今安在哉”,此时在江渚之上荡舟,实在不能不感慨“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对此疑似妄自菲薄,东坡作如是答: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意思是,天地虽然善变,却也恒常。为什么呢?因为清风明月,赏心悦目,造物的无穷无尽都是恩宠,而你我可以长久欣赏却不费一文钱。似说及时行乐,境界却又胜之,因为这里还藏了改变的意思。万事原本都是虚空,都是捕风,人生下来便一步步走向死亡,但却不能说死就是一切,因为在向死而生的过程中,人还可以创造对抗虚无。只有这样,才不辜负造物的无尽藏,无限意。清朝的金圣叹有一副自题联,意思也差相仿佛:“雨入花心,自成甘苦;水归器内,各现方圆。”后一句说外在境遇改变,而人可如水一般随遇而安;内心甘苦,只和自我修为有关,和风霜雨雪都没有关系。而这,或许才正是“冬藏”的深意。春生万物,夏日葳蕤,秋产丰饶,到冬归零,一切喧嚣归于宁静,才渐渐现出本相来。藏孕育了壮阔的可能性。一切交予时间,一切留给等待。关于“藏”字,还有一个《五灯会元》里的偈子不得不提,也刚好是东坡先生的同时代人,宋代大和尚释如净写的:开无间地狱,现阎罗大王。聚夜叉一部,列牛头两行。与其进者剑树上猛火进用,与其退者刀山里寒冰退藏。叵耐饭饱弄筋,判断屎急尿床。花柳春风入戏场。禅语难解,如净又是东南丛林有名的禅师,日本曹洞宗的始祖,主张以心传心,见心成佛。我自己胡乱解之,以为春花秋月都成了旧事;与其耽于追忆或一味蛮勇,在刀山火海穿行,还不如退之藏之,把那些曾经灼热的情感冰封以待来年。佛家无差别心,不避屎尿屁,判断是非,只在一念之间。如净还有另一首偈子也极有画面感:竿木随身,逢场作戏。释迦老子毒花开,达磨大师王小二。吹笛打鼓,搀行夺市,万象森罗笑点头。这几句颇有现代无厘头歌词之趣,又很像王小波的小说,大师王二并行不悖,佛祖也可视作毒花,这一番逢场作戏过市招摇,风流遍地,怨不得“万象森罗笑点头”。所谓“谑浪笑敖,中心是悼”(《邶风·终风》),看到花柳春风的好光景,心底已预先备好来年寒冬的凛然。退一步说,如果早知祸福会不断转化,开心时留一点余地,伤心时也就不至于五雷轰顶,一蹶不振。冷天黑得早,白日也就显短,闭门不出正好读书。念几句偈子,猜一二谜藏,等滴水成冰的天气终于过去,制谜的人自己都忘了谜底。但无论南方北方都要记得“补冬,补嘴空”,因为不贴膘何以度过严冬。这或许是放诸四海而皆便于实施的道理,不过还是不要吃太多的好,否则就要像《小艾》里的五太太:五太太依旧侍立在一边……却是十分局促不安。一双手也没处搁,好像怎么站着也不合适,先是斜伸着一只脚,她是一双半大脚,雪白的丝袜,玉色绣花鞋,这双鞋似乎太小了,那鞋口扣得紧紧的,脚面肉唧唧的隆起一大块。可不是又胖了!连鞋都显小了。她急忙把脚缩了回来,越发觉得自己胖大得简直无处容身。她倒也想藏,就是无地自容。好在人世间还有一种游戏叫捉迷藏。站定了喊一声:“都准备好了吗?”再名正言顺地作鸟兽散。等被伙伴找到的空隙,不妨悄悄打个盹儿,梦见春的雨,夏的花,秋的月,而不用怕人知道—反正冬就是藏。就是“雪隐鹭鸶飞始见,柳藏鹦鹉语方知”,花柳春风都写进戏文,无边风月皆作了索隐。立冬,也是藏春。春天总会再来。
前言
自序:雾月初霜之风日有情
这是一篇拖了很久的自序,因为今年一直在写长篇,脑筋无论如何转不过来……但是,也不会比完成这二十四篇的时间更长。
事实上,本书源自一个轻率的专栏写作计划。2019年初,凤凰网读书的冰心突然邀我开专栏,虽是严肃的正式签约,但说只要保证每月两三篇,就随便写什么都可以,题材不限,字数也不限。因这看上去无限的自由,我贸然答应了下来,想可以写写平日留心的文字影像,近见过的朋友……权当日记,大概也不会有多少人一篇篇细读(奇怪的是我时常想象自己没有读者)。又想起2017年曾在自己的公号银河夜车上写过几篇节气,借时序更迭盛放日常流水,正好。
冰心要我给这专栏一个文字说明。我想了很久,如是写:
雾月初霜。主题关于节气——自然也就和时间相关,以及在沄然流逝的光阴里可能发生的一切:自己喜欢的书、电影和人,好吃与好玩的,种种偶然的相遇,都市人为之驻足的若干日常奇迹。
结果一动笔就知道错了。原本以为的天马行空,却还是一点点慢慢形成了自我要求的体例;又因为凤凰网读书的读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少,一旦发现是在被陌生或熟悉的朋友们按节气期待着,就渐渐变成抱柱之约,又类似某种苦役:无论风霜雨雪,大事小情,两礼拜必得完成一篇,中间不是没试过脱逃,从2019年立秋写到立冬,油尽灯枯,便欲就此金盆洗手。不料2021年初冰心重提旧事,我想起当时与读者每半月相见的欢喜,便忘了半年来搔首穷经之苦,竟然又鬼使神差地答应了——果然人类的本性就是重蹈覆辙。直到完成所有节气收官,时间已经整整过去了三年,而期间世界发生的变化,就是疫情的发生。
也就是说,这二十四篇一半写于疫情前,一半于其后。因年中伊始,又毕功于暑天,中间歇了一年,所以并未完全按立春到大寒的顺序。廿四节气由“斗建”而来,斗即北斗七星,斗柄东指,天下皆春,南指为夏,西指为秋,北指为冬,因此斗转星移绝非一句空话。——但市面已有的形形色色的节气书已经那么多了,真的还差我这本吗?
我想了很久它到底有什么特别,后只能说,里面安放了若干如不写下便可能早已失去的自己的时间,也藏了更多古往今来和我一样心惊于时移世易,想竭力留下一点不变的什么的,诗人和诗。在此特别感谢冰心,译林社耐心等我的小蕊,以及一直默默支持和喜欢这个专栏的所有读者朋友们。
风日有情无处着,人生有味是清欢。1
横斜竖行有声字,服杀虚空解作诗。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合声。诗人或许想不到自己会被后世读者反复援引,以此想象岁时秩序井然的旧日——但我却有点想让未来的比如3017年的人知道,我所生活的二十一世纪,仍有无数热爱生活的中国人,随时能说出若干关于节气的诗词,富有仪式感地活在当下。
“今天,梧桐叶子在头顶的热风里扑簌簌地响着,小猫和小猫都在草丛中睡午觉。我正大步走在去找你的路上,路上的人都特别可爱。什么节气适宜自己做杨梅冰?晚上要不要一起看月亮?”
文珍
2022.7.30
大郊亭路4号
书籍介绍
【编辑推荐】
知识+诗文+故事。从文学再一次进入二十四节气。
说不尽的二十四节气,读不完的诗人文心
立春东风解冻,夏至蝉始鸣,寒露时菊有黄华,小雪闭塞而成冬。
从古到今,从农人到文人,每个人都有与节气相关的生命体验。在本书中,文珍以关于节气的古典诗词破题,辅以二十四节气的民俗小知识,融汇古今。
宋祁写立春“剪尽春云作舞衣”;陆游写“立夏余春只有二三日,烂醉恨无千百场” 。无名氏写秋分“金风送爽时时觉,丹桂飘香处处闻”,东坡于小雪日再访赤壁……每个诗句背后都藏着一时的天气,一时的心情。斗转星移,人随时序生长。老病生死有时,珍重欢喜亦有时。百年前的古人与我们在节气中感受着情感的同频共振。
向古人偷师,将日子活出新鲜感。
这是中国人独有的生活美学,是点缀平凡生活中的仪式感。
立春日吃春饼、戴春燕;清明时节,杏花春雨,宜踏春,宜寻访故人;秋分,丹桂飘香;霜降前后,柿子风味最佳……从古由来的节俗可见,古人皆是生活家,每日都能活出新鲜趣味。向古人偷师,点缀自己的生活。诚如作者所说:“我想让未来的人知道,我所生活的世纪,仍有无数热爱生活的中国人,认真而有仪式感地活在当下。”
平装裸脊,开本单手可握,封面设计清雅可人,可以随身携带的日常好物
此次开本选择了单手可握的小32开,线状裸脊,可完全摊开。70克天岳书纸,平滑柔软。特邀汐和担纲整体装帧设计,封面清雅可人。内文根据季节变化,采用中国传统的红、绿配色印刷。内外相照,“文质彬彬”。
【内容简介】
“过去的诗人想不到自己会被后世反复诵读,以此想象岁时秩序井然的旧日——但我却想让未来的人知道,我所生活的世纪,仍有无数热爱生活的中国人,认真而有仪式感地活在当下。”
本书是作家文珍对自己跨时三年的阅读、生活、观察世界的记录,借与廿四节气相关的古典诗词破题,读书、远游、觅友、怀人,昨日之诗与今日之事互为观照,于四时风物留心日常情境,古老节气亦可作体察当代生活的新刻度。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4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网站更新速度:3分
使用便利性:5分
书籍清晰度:5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是否包含广告:6分
加载速度:8分
安全性:8分
稳定性:7分
搜索功能:7分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书籍完整(94+)
- 中评多(265+)
- 超值(148+)
- 购买多(606+)
- azw3(57+)
- 品质不错(348+)
- 简单(226+)
下载评价
- 网友 隗***杉: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国***舒: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 网友 曹***雯: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龚***湄: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薛***玉: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敖***菡: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曾***文:
五星好评哦
- 网友 谢***灵: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晏***媛:
够人性化!
- 网友 石***致: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堵***洁:
好用,支持
- 网友 苍***如: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芮***枫: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訾***晴:
挺好的,书籍丰富
喜欢"风日有清欢:二十四节气里的诗与人(文珍作品)"的人也看了
校园爆笑王:阿U(20 升级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保证正版清库存】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政治书人民教育出版社部编版初一上学期学生课本教材七7年级上册教材教科书自营同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昭代名人尺牍》(初刻初印本,记载清初613位名人小传,书信738通。补正史之遗,再现风雅遗韵。)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英语常用同义词近义词辨析词典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习题与学习指导(第2版)(GZS)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21天快瘦减脂餐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正版新书】富翁快车道 MJ德马科 找到你的财富加速器 平民的致富哲学 穷人富人思维致富秘籍投资理财金融 集团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妇产科学 第4版 附视频微课 马丁 朱兰 狄文 十四五规划高等学校 供八年制及5+3一体化临床医学等专业用 人民卫生出版社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Winners考研英语必备词汇详解与应用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你的形象价值百万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三角形叽叽喳喳(精)/形状动起来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国际应急医疗队(第三类)标准解读与建设经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受益一生的哈佛创意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中国高速公路速查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控制力:麻省理工学院的经典理论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9787535387967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情绪心理学(本科心理/配增值)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中国近现代版画 神州版画博物馆藏品集 5 四川美术出版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检验结果临床解读 胡成进 等主编 人民军医出版社【正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中国最美的100风情小镇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7分
人物塑造:7分
主题深度:8分
文字风格:4分
语言运用:4分
文笔流畅:9分
思想传递:5分
知识深度:9分
知识广度:5分
实用性:9分
章节划分:8分
结构布局:9分
新颖与独特:3分
情感共鸣:6分
引人入胜:4分
现实相关:8分
沉浸感:7分
事实准确性:5分
文化贡献: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