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解释与判例评注(第十五卷)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税法解释与判例评注(第十五卷)精美图片
》税法解释与判例评注(第十五卷)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税法解释与判例评注(第十五卷)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19773250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12
  • 页数:280
  • 价格:90.9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内容简介:

  本卷在保持税法“解释”与判例“评注”过往定位的基础上,在稿源内容、作者结构、组稿模式等方面寻求创新,以竭力回应好“后税收法定时代”税收法治走向何方的“中国之问”。本卷共收录了18篇文章,根据文章内容设置了“税法专论”“实务评注”“成案研讨”“执法实践”“学位论文”等版块。


书籍目录:

税法专论 

国内法一般反避税规则在税收协定中的适用

 ——基于法国“范达内案”的分析 罗翔丹

税法解释中的“答案”与“说理”

 ——以国税函〔2009〕537号为分析对象 叶金育

税收撤销权法律制度的重塑与再造 姚子健

实务评注 

非法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的定性 李 萃

“清税前置”条件下纳税人复议申请期限辨析 黄俊涛

税收优先权在民事执行程序中的适用 王晓辉

成案研讨 

再评“博皓案” 胡邵峰 聂 淼

反避税立法的价值与修正可能 郭维真

反避税的法律逻辑与裁判路径 王宗涛

“博皓案”中的反避税法律依据问题 李 貌

“博皓案”中的重大税务案件审理程序问题 刘颖杰

“博皓案”中的扣缴义务评析 蔡 明

执法实践 

司法拍卖中税收优先权制度的理解与适用 张聪敏

从“张某强案”看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犯罪构成 郭晓亮

从“刘某秀案”看课税要素灭失时的退税请求权 李晓玉

司法拍卖中买受人垫付税费行为法律效果分析 沈晓倩

自然人股东借款反避税规则的解释尺度 郭英晓 穆 洁

学位论文 

论偷、逃税行政违法与刑事犯罪的立法协调(下) 陈晓虹

《税法解释与判例评注》稿约

 附:《税法解释与判例评注》规范要求


作者介绍:

  熊伟,男,教授,法学博士。兼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国际财政协会(IFA)学术委员。

  2017年入选教育*“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2012年当选湖北省“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家”,2010年入选教育*“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出版《法治、财税与国家治理》《财政法基本问题》等著作近10部,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法学评论》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卷 首 语

  2022年,《税法解释与判例评注》走过了十二载,迎来了十五卷。从中国税收立法的“前税收法定时代”,迈向税种法体系即将基本定型、税收法律制度更加完善的“后税收法定时代”,变化的是中国的税收法治环境,不变的是《税法解释与判例评注》的初心。12年来,我们与税收法治相伴而行,共同见证并助推中国的税收法治建设。在法典化加速推进的当前中国,《税法解释与判例评注》必须开始考虑如何面对“一税一法”体系初步形成的税收法治新时代,怎样迎接“呼之欲出”的税法总则和未来可期的税法典立法。

  本卷将在保持税法“解释”与判例“评注”过往定位的基础上,力求在稿源内容、作者结构、组稿模式等方面寻求创新,以竭力回应好“后税收法定时代”税收法治走向何方的“中国之问”。本卷共收录了18篇文章,为丛书创刊以来收录文章最多的一卷。为了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我们还根据文章内容设置了不同的版块。

  在“税法专论”中,罗翔丹以《多边公约》尚未有效修订现行税收协定这一过渡时期发生的法国“范达内案”(Verdannet case)判决为例,系统梳理现阶段将国内法反避税规则用于税收协定情景的潜在冲突,回顾BEPS行动计划启动前后国际社会处理国内法反避税规则与协定义务之间关系的不同路径和发展变迁。对我国一般反避税规则在税收协定中的实践提出了有价值的建议。叶金育意识到在税法解释实践中,注重问题解决的“答案”,轻视“答案”产生的“说理”现象较普遍,提出税法解释应当恪守纳税人主义,不能仅满足于提供“答案”,而应格外关注“答案”产生的“说理”。姚子健分析了《税收征收管理法》中的税收撤销权法律制度适用频率过低的原因,指出在明确税收撤销权制度与行政强制措施、税收预期违约制度、纳税担保制度、强制执行制度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应按照《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对税收撤销权的构成要件加以重塑与再造,在最大程度上发挥税收撤销权法律制度保障税款征收之功用。

  在“实务评注”中,李萃选取近几年司法判例,结合增值税“价外税”的特点和增值税计税原理的底层逻辑,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揭示了销售方和购买方纳税人让他人为自己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以及挂靠经营方式下代开发票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在此基础上,文章深入分析了现行法律文件中有关非法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规定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完善提出了建议。黄俊涛围绕纳税争议案件申请行政复议期限的特殊性以及该特殊性给纳税人救济权实现带来的诸多梗阻展开分析,认为确立“以人为本”的税法理念并据此对《税务行政复议规则》第33条、《税收征收管理法》第88条提出修改完善建议,可以有效解决纳税争议案件复议申请期限不确定的问题。王晓辉在对大量案例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税收优先权制度在民事执行程序中面临的税收债权与其他私法债权的优先顺序及具体范围,司法拍卖中税收优先权的界定及范围,税收优先权提出主体的范围及其确立,权利行使方式的二元选择,税收优先权追征期限的适用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逐一回应。

  “黄山市博皓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诉原黄山市地方税务局稽查局案”(以下简称“博皓案”),2015年终审判决作出时即引发广泛关注,2018年再审裁定作出后又一次进入公众视野。本卷“成案研讨”即围绕该案而写。胡邵峰、聂淼认为,无论是从法律依据还是税法原则来看,“博皓案”中股东借款的可税性都是存疑的,从诉讼策略上来讲,应重点强调扣缴义务不成立,而非纳税义务是否成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个人所得税扣缴义务之成立应先判断支付环节的存在和支付标的的所得性质,再根据稽征经济原则考虑其实现条件。郭维真认为,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规范个人投资者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通知》(财税〔2003〕158号)中的反避税规则在一定程度上并不符合以成文法律为形式依托的税收法定原则,其适用应以立法目的为限,税务机关对规则的运用和法院最终的认定,是实践中对反避税规则误读和混用的典型体现。王宗涛认为,对该案的分析,可以从反避税的性质与法律逻辑、反避税裁判是否需要法律依据以及如何构造规范基础、反避税的构成要件和标准界定三个方面进行展开。李貌通过考察日本税法后认为,“博皓案”中“反避税是否需要法律依据”这一问题引出的法学命题就是“实质课税原则应受到税收法定原则的约束”,其背后本质上是税收实质法治和税收形式法治,以及课税权和经济自由在税法实践中出现冲突时,税务机关与法院如何进行价值权衡的问题。刘颖杰注意到,根据案件查办期间有效的《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办法(试行)》,原黄山市地方税务局稽查局作为审理委员会所在税务机关的下级机关,以自己名义出具税务处理决定书和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导致博皓公司错列复议被申请人和被告,属于超越法定职权。蔡明通过对有关扣缴义务法律依据的梳理,认为不能认定博皓公司负有法律上的扣缴义务,而将博皓公司所出借的款项定性为对股东的分红亦证据不足。

  2020年年末,武汉大学财税与法律研究中心与国家税务总局河北省税务局公职律师办公室联合征文。中南民族大学叶金育教授、厦门大学王宗涛副教授、西南政法大学王婷婷副教授、华东政法大学欧阳天健副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贺燕副教授、国家税务总局税务干部学院(长沙)胡邵峰老师受我委托组成评审小组,对收到的36篇论文开展评审作业。根据评审结果,并尊重作者意愿,编辑部选取5篇录入本卷“执法实践”。其中,张聪敏结合现实案例,区别涉案财产是否存在担保物权、税款是当次交易产生还是以往欠税等情况,对司法拍卖过程中涉及的税收优先权问题进行分析,并就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拍卖交易产生税款的性质认定、税收优先权的适用条件、税务机关征管权的行使等方面提出建议。郭晓亮在对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张某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张某强案”)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主张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既不是“目的犯”“结果犯”,也不是“行为犯”,而是“危险犯”。李晓玉通过对“刘某秀案”进行分析,揭示了纳税人寻求退税权利保护的困境,并提出当税法规则不明确时,应当以立法宗旨及原则对其进行漏洞补充,审慎规范税务机关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并通过优化纳税服务,更好地平衡征纳双方的权利义务。沈晓倩以“王某宇诉宜昌律信投资有限公司不当得利纠纷案”为例,探讨司法拍卖中买受人垫付税费行为的性质以及后续债权债务关系的认定,并依据现行法律、法理以及实践经验追析垫付税费可能带来的风险,从立法、司法以及执法三个方面探寻解决对策。郭英晓、穆洁认为,在财税〔2003〕158号文等文件出台后,对于借款期限如何掌握、是否以企业存在可分配利润为前提等在实务中常存争议的问题,需要在《个人所得税法》一般反避税规则的框架下进行分析,并应考虑后续调整以避免重复征税。

  在“学位论文”中,本卷继续发表陈晓虹的硕士毕业论文下篇。作者立足税法与刑法交叉领域的法学理论,分别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探讨问题的解决路径。逃税罪作为行政犯,具有双重违法性和行政从属性的本质特征,应同时受到两个法域各自法律原则之双重限制,在定罪机制上遵循税法定性与刑法定量的统一。此外,行政犯视野下刑法的谦抑性精神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也为逃税罪的犯罪圈划定提供充分的法理证成。鉴于短期内难以实现立法模式的革新,在宏观层面,可考虑采用调整立法次序的过渡方案,以恢复偷、逃税立法上的应然逻辑:税法先行、刑法后随,以税法引领刑法,由刑法向税法协调;在微观层面,税收行政法应借税制改革之机重构偷、逃税的实体认定规则,再由涉税刑法适时作出相应协调。

  本卷执行主编由国家税务总局税务干部学院(长沙)胡邵峰老师担任。书稿的顺利出版,得益于胡老师的辛苦付出和其他编辑的精诚奉献,得益于编辑部全体成员的协力合作,得益于中汇(武汉)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金杜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税务团队的资助。期待更多热心公益的有识之士加入丛书的出版资助团队。对法律出版社毛镜澄编辑一如既往的辛苦付出,武汉大学博士研究生金超对书稿规范化所承担的技术工作,在此一并致谢。

  熊 伟

  2022年8月8日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本卷在保持税法“解释”与判例“评注”过往定位的基础上,在稿源内容、作者结构、组稿模式等方面寻求创新,以竭力回应好“后税收法定时代”税收法治走向何方的“中国之问”。本卷共收录了18篇文章,根据文章内容设置了“税法专论”“实务评注”“成案研讨”“执法实践”“学位论文”等版块。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4分

  • 人物塑造:4分

  • 主题深度:9分

  • 文字风格:5分

  • 语言运用:8分

  • 文笔流畅:8分

  • 思想传递:9分

  • 知识深度:6分

  • 知识广度:5分

  • 实用性:6分

  • 章节划分:6分

  • 结构布局:8分

  • 新颖与独特:3分

  • 情感共鸣:8分

  • 引人入胜:9分

  • 现实相关:5分

  • 沉浸感:9分

  • 事实准确性:3分

  • 文化贡献:8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7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 网站更新速度:6分

  • 使用便利性:9分

  • 书籍清晰度:4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6分

  • 是否包含广告:6分

  • 加载速度:6分

  • 安全性:6分

  • 稳定性:9分

  • 搜索功能:5分

  •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愉快的找书体验(262+)
  • 无多页(655+)
  • 章节完整(179+)
  • 无漏页(454+)
  • 速度快(476+)
  • 可以购买(645+)
  • 藏书馆(591+)

下载评价

  • 网友 方***旋: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游***钰: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师***怡: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师***怀: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訾***雰: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谭***然: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印***文: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石***致: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权***波: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苍***如: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索***宸: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随机推荐